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来心目昏,稍息文字业。


晓拥台山云,时读修禊帖。


稚子来捋须,幼孙每持镊。

朅去天台居,邑有万户酒。


一出尝十家,已觉醉屡肘。


留连多好事,方圆烦饤斗。

卜居得幽胜,景物无升沉。


峰峦环郛郭,松竹排园林。


时时破寂寥,翛翛赖鸣禽。

松色荫人居,松力治人病。


丹砂含其滋,复可延性命。


幽居绕苍髯,不畏夏日盛。

松根有至药,琥珀与茯苓。


琥珀未易致,茯苓选宜精。


制与鞠尘细,色如截肪并。

清晓看田去,乘露衣襟凉。


已有耘夫出,揖我喜非常。


为言苗正好,喜颜笑亦长。

墙里种桃杏,新春亦已花。


墙外绕扶疏,绿荫皆桑麻。


今年风雨时,日见田稻嘉。

除地台山麓,稍葺五亩宅。


松竹互偃亚,云山若阡陌。


子舍念我老,文馀躬干役。

伏日更酷暑,当午剧炎烈。


火云凝不动,势欲终岁热。


天公苏赤子,雨随震霆发。

吾年今七十,非杖或能行。


食罢散步武,欲与跛鳖争。


皮里气不充,骨中髓不生。

蒸沙以为城,冶铁用作限。


未伸彼利害,先为己忧患。


家事席未暖,基址已永叹。

孟夏物物茂,瓜瓠先置架。


引苗上扶疏,须蔓竞缠挂。


白花亦已出,青实旋造化。

隔岁种成麦,起麦秧稻田。


晚禾亦云竟,冬菜碧相连。


收割不闲手,垄亩无空阡。

芙蓉洞口石坡陀,橘刺藤梢带女萝。


一夜好风吹雨过,晓来添起碧嵯峨。

竹阑干外石方塘,映月含风贮早凉。


乞得名花周匝种,为谁着意最怜芳。

回廊曲曲面青山,身世悠悠蝶梦间。


半郭半村秋色里,听风听雨夜深还。

野人省秋稼,引锸决渠水。


秋高粳稻熟,芒穗各垂委。


翩翩山鸟群,啄食秋田里。

霜降休百工,将以戒寒服。


翩翩蜉蝣羽,时至亦矜束。


我无一株桑,又乏轻骑足。

秋气日以厉,霜露日以繁。


草木各变色,松桂何轩轩。


物生有本性,天运恒不言。

山上一茆屋,知是何人居。


时时白云中,闲读古人书。


古人去已远,言论乃有馀。

登楼望危岑,爱此珍木林。


上有好鸟巢,下有垂萝阴。


清风日披拂,可以涤烦襟。

夙好慕山水,幽寻每忘疲。


兹晨遂栖止,乃在山之陲。


维时属秋杪,万壑敛寒姿。

南邻有老翁,所居止茆屋。


屋中两夫妇,作息遂所欲。


朝耘夫在前,夕稼妇相逐。

艺麻本欲疏,本疏乃繁殖。


小人务多种,偪侧伤天瘠。


离离叶间花,畟畟雨中实。

荷锄出东皋,我黍忽已苗。


苗短不自持,百草势转骄。


良苗异本根,芜秽乃独超。

种菊春树下,树荫菊不荣。


岂无雨露滋,蔽隔伤其生。


嘉树自芬敷,蔚然谁与争。

种桃在墙阴,枝干数尺长。


今年始作花,秋实已可尝。


北园岂无李,西坞亦有桑。

北园莳嘉蔬,生长各以时。


入夏风雨多,众草丛没之。


夕花岂不荣,晨蔓亦自滋。

幽居寡人事,日晏门未开。


谁欤剥啄声,谓有好客来。


呼儿出洒扫,谢客无嫌猜。

启窗面修竹,下荫方池幽。


兹晨微雨至,其气飒以秋。


芳时如佳人,徂矣安可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