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樵山前暝鹤归,缟衣双拂锦屏飞。


凄凉夜半孤舟客,一听遗音泪满衣。

西风吹老锦岩春,遗迹荒凉此水滨。


云气不遮西望眼,青山刚对独归人。

豕脚有濡需,乾坤胡适随。


看云因坐久,抱瓮得归迟。


家累无多口,生涯但一陂。

千顷田畴麦浪花,数家林薄笋抽芽。


休将世事俱归梦,颇喜人生尚有涯。

寥寥远天净,溪路何空蒙。


斜光照疏雨,秋气生白虹。


云尽山色暝,萧条西北风。

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,自知万无生理,只好闭着眼睛,听他怎样。
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,飘飘荡荡,顷刻工夫沉了底了。
只听耳边有人叫道:“先生,起来罢!先生,起来罢!天已黑了,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。

静听鸣泉滴翠微,随风飘洒数仍稀。


泠泠窦迸流云出,飒飒声悬落叶飞。


欹枕忽惊深夜雨,呼童还觅旧寒衣。

旗亭嘉树露华清,征马投南恋别鸣。


十里壶觞劳晓饯,一川禾黍快秋成。


桃峰路接烟霄色,石道风飘鼓角声。

霸越兴吴纷扰攘。
事去千年,山色青无恙。
秋菊寒泉供一享。

石罅跳珠,墙阴漱玉,虚堂半枕湍濑。
倦客栖迟,征途热恼,顿觉凉生襟带。
螺鬟秀倚,想上有、餐霞人在。

层岩上苍翠,下结赤石沙。


题刻不复辨,莓苔见欹斜。


始经茶岩幽,流泉注其窊。

我行武山南向西,冈峦回伏当武溪。


孤标上撑出虎鼻,落日东射云中霓。


武山势高如卧几,后巘前峰互盘峙。

东日出未熹,我兴事晨稼。


莽莽逾广阡,悠悠至山下。


良苗各已实,载穫纷䆉稏。

海子空涵万岁山,广寒殿在碧云间。


岩前无数长松树,惟有飞鸦日暮还。

三华山在乱云间,晴日寻春雨却还。


想见飞桥转楼阁,碧桃花下水潺潺。

饥民瘦如鹄,将稗野田里。


相视不能言,悲风草间起。

四月十日晚逢君,落花满地翠纷纷。


水流丹壑向千里,月上青天无片云。


典衣沽酒惜春尽,刻烛题诗愁夜分。

夜宿东山下,人家隔板桥。


泉声霜下起,雾气月中飘。


芋子兼皮煮,松枝带节烧。

地分三晋此山川,形胜迢遥在马前。


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横断夕阳天。


漫垂云气孤村雨,时聒乡心几树蝉。

车马西来自泽州,思君不见十经秋。


相逢把袂成悲感,明月当前两白头。

尽将世界作波涛,身似轻轻一叶舠。


城角有情吹晓月,马蹄无力踏残蒿。


朝烟带雨看难见,夜梦还乡不厌劳。

种玉先贤地,驱云过客情。


霞光隐高木,碛路射寒星。


马出高天阔,鸿归汉塞冥。

闭门菜甲渐成圃,避地桃花亦有源。


拄杖徜徉成日涉,神游天外此身存。

一天山裹一天园,地傍西湖负郭村。


丘壑自专吾可老,湖山高卧我无言。

结庐南山下,颇纡故人辙。


浮沉各自媚,长愧生理拙。


中园黄菊花,契阔见晚节。

金台刺天一万丈,涌出海底开青莲,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。


压遍东南地欲坼,白龙卷海飞上天,雷公击鼓冯夷鞭。


龙漦入江化为石,巨灵扶起太古色。

未登衡岳寺,先看衡岳松。


清阴夹道植,翠色百里封。


左右分偃盖,前后引扶筇。

踽踽凉凉又近秋,朱门深处自荒陬。


窗开突见长鲸鼻,天落危疑一蜃楼。


镇日云光连屋角,通宵松响入床头。

霜花入江江树红,半江落日摇悲风。
此时客向青山路,遥见松楸窜狐兔。


推篷指问黄头郎,云是将军神道处。

零雨沾山百草香,树梢高顶尽斜阳。


横流巨石皆堪住,何事无僧有石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