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梅传春信菊延秋,万壑千岩引胜游。


明月半船招贺监,清风满袖挹浮丘。


意闲自得琴书乐,身隐犹怀畎亩忧。

收拾山河片影圆,举杯笑酌结邻仙。


万家弦管谁无月,一壑楼台别有天。


丹桂梯寒醒旧梦,玄霜杵熟授长年。

物外高栖岂好奇,爱凉坐到雨来时。


四愁岁月空平子,三乐乾坤自启期。


晋代诸贤曲水会,镐京遗泽变风诗。

短策穿幽径,山樵半掩扉。


月斜林影薄,石尽水声微。


一犬隔篱吠,孤僧何处归。

为向东溪道,人来路渐赊。


山中春酒熟,何处得停家。

物外知何事,山中无所有。


风鸣静夜琴,月照芳春酒。


直置百年内,谁论千载后。

是是非非竟不真,桃花流水送青春。


姓刘姓项今何在,争利争名愁杀人。


必竟输他常寂默,只应赢得苦沈沦。

山为水精宫,藉花无尘埃。
吟狂岳似动,笔落天琼瑰。


伊余自乐道,不论才不才。

举世遭心使,吾师独使心。


万缘冥目尽,一句不言深。


野火烧禅石,残霞照栗林。

山翠碧嵯峨,攀牵去者多。


浅深俱得地,好恶未知他。


有草皆为户,无人不荷戈。

谁种离离碎玉苗,晓楼吟望兴偏饶。


白云作伴宜长在,红日无情已半销。


聚映早霞明野寺,散随春水过溪桥。

雨打荒篱豆荚垂,柴门未启立多时。


客来自掘蹲鸱煮,旋拾枯松三数枝。

子规啼罢百舌鸣,东窗卧听无数声。


山空人静响更切,月落杏花天未明。

一上香台看落晖,沙村孤树晚依依。


老僧不出青山寺,只有钟声送客归。

香动寒山寂寞滨,直从空谷见佳人。


树头树底参差雪,枝北枝南次第春。


有此瑰琦在岩壑,其他草树亦精神。

晓风吹断花稍雨,青山白云无唾处。


岚光滴翠湿人衣,踏碎琼瑶溪上步。


人家远近屋参差,半成图画半成诗。

高谈可听用心幽,灼见此翁非俗流。


鞍马破家还避世,田园得地肯封侯。


开窗修竹无由俗,绕屋青山总是秋。

落尽一林月,山中夜半归。


惊行群犬吠,破暗一萤飞。


举我赤藤杖,敲君白板扉。

地僻民风古,雨晴天气新。


空山竖奇石,乔木堕枯薪。


深入千崖路,多逢百岁人。

地僻人稀到,山寒水欲冰。


闻钟知有寺,见犬不逢僧。


断垄森乔木,颓檐挂古藤。

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。


宝坊兵后废,御帖窖中藏。


故址生秋草,寒窗带夕阳。

昨日分携后,回头望竹关。


相亲唯白水,所见但青山。


云近人家远,苔生石径斑。

山中行乐处,百感上心来。


宿雾扫不去,好风吹自开。


岩花新得句,野水莫添杯。

茅屋七五聚,沙汀八九磐。


梯山畦麦秀,囊石障溪湍。


父老鸡豚社,儿童梨栗盘。

岩路穿黄落,人家隐翠微。


笼鸡为鸭抱,网犬逐鹑飞。


竹好堪延客,溪清欲浣衣。

踏破溪边一径苔,好山好竹少人来。


有梅花处惜无酒,三嗅清香当一杯。

七闽山中地不足,往往连山暗修竹。


今年是处生竹花,竹米登囷日千斛。


大家炊饭饷田夫,小家作糜饥饫腹。

虎额一山同避贼,草堂三月更通家。


音容久隔头俱雪,云雾相看眼各花。


晚厌微官犹曲糵,早知豪气已聱牙。

人生丘壑意,往往老未决。


煌煌金朱人,何尝树风烈。


转战作蛮触,肝胆殊楚越。

谁谓灵泉易感通,解令少妇却愁容。


道人应为众生说,此事如何著得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