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栽竹勿傍墙,种蕉莫近砌。


顷之根蔓延,寖乃坏阶戺。


扶疏宛成趣,茂密相映蔽。

士不远千里,访我村落中。


话旧语益密,论交颜不红。


酒炙乏供给,近制相延容。

真隐古招提,长林如磔猬。


虽有群山峰,所欠一支水。


草木乏秀润,岩窦燥肌理。

东冈老道友,招我阅子孙。


大儿教以孝,小儿抚以温。


举觞意未畅,已复月挂昏。

客惠双井芽,千里冒寒暍。


品格自高胜,香味两奇绝。


小小猷溪磨,团团掌中月。

前岩有兰若,委径宜细履。


未能望窣堵,屡复涉清泚。


路纡疲脚力,僧老识茶味。

道人谈长生,禅子论寂灭。


二子互出奇,生灭孰判别。


吾侪守黄卷,生理知犹劣。

晚家台山下,云水同一乡。


人事讲邻曲,鸡黍期相当。


秋风起木杪,凉气吹衣裳。

今岁立秋早,便觉驱探汤。


虽有正午热,已觉中夜凉。


麻豆率房角,早禾亦上场。

今年已断梅,七月雨益大。


苗虽不厌雨,灌恐有馀溉。


禾梗正柔嫩,水满舞澎湃。

弃官了无事,饭馀心境空。


清琴或数弄,浊酒时一中。


人生苦不闲,得闲须从容。

七月正流火,晚饭净刹中。


稍脱蒸郁苦,顿觉心境空。


放意览翠岫,徐行迎好风。

三伏暑可畏,贫富方共之。


雨忽兼飘风,凉与清气随。


一饷涤炎暍,万里失蒸炊。

年来心目昏,稍息文字业。


晓拥台山云,时读修禊帖。


稚子来捋须,幼孙每持镊。

朅去天台居,邑有万户酒。


一出尝十家,已觉醉屡肘。


留连多好事,方圆烦饤斗。

卜居得幽胜,景物无升沉。


峰峦环郛郭,松竹排园林。


时时破寂寥,翛翛赖鸣禽。

松色荫人居,松力治人病。


丹砂含其滋,复可延性命。


幽居绕苍髯,不畏夏日盛。

松根有至药,琥珀与茯苓。


琥珀未易致,茯苓选宜精。


制与鞠尘细,色如截肪并。

清晓看田去,乘露衣襟凉。


已有耘夫出,揖我喜非常。


为言苗正好,喜颜笑亦长。

墙里种桃杏,新春亦已花。


墙外绕扶疏,绿荫皆桑麻。


今年风雨时,日见田稻嘉。

除地台山麓,稍葺五亩宅。


松竹互偃亚,云山若阡陌。


子舍念我老,文馀躬干役。

伏日更酷暑,当午剧炎烈。


火云凝不动,势欲终岁热。


天公苏赤子,雨随震霆发。

吾年今七十,非杖或能行。


食罢散步武,欲与跛鳖争。


皮里气不充,骨中髓不生。

蒸沙以为城,冶铁用作限。


未伸彼利害,先为己忧患。


家事席未暖,基址已永叹。

孟夏物物茂,瓜瓠先置架。


引苗上扶疏,须蔓竞缠挂。


白花亦已出,青实旋造化。

隔岁种成麦,起麦秧稻田。


晚禾亦云竟,冬菜碧相连。


收割不闲手,垄亩无空阡。

鸟鸣青溪中,人行彩虹外。


洗药归去来,声迹两幽晦。

冬日山居好,茅茨不漏风。


山厨蒸芋栗,野径扫风蓬。


嫩酒篘初白,寒灰拨暂红。

雨云冒山头,晴云出坞口。


东峰有龙湫,雨我私百亩。

夕阳挂东峰,光色笼远树。


西峰急雨来,童子渡溪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