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已作一宿客,渐为千里人。


吾亲白云下,回首一沾巾。

欲翕还舒云以之,半阴半晴三月时。


君歌一曲来陶谢,我把诸峰坐武夷。


岸夹桃花藏钓石,春来江水入园篱。

随缘瓢笠又东林,玉观瑶台望欲沈。


长忆凤翔千仞上,不知龙卧大江心。


名将日月题丹洞,赋拥云霞列翠岑。

病骨那堪玉带围,在山心事出山违。


中郎有句能成谶,泉石他年待我归。

山馆春来特地幽,岸巾何日不同游。


花随石壁高低发,水绕茅檐左右流。


叵我三杯真性适,咍台一枕万缘休。

穷腊冰霜千里客,此行何事更间关。


永怀契阔徒酸鼻,无力吹嘘祇厚颜。


铅椠一囊身计拙,烽烟匝地世途艰。

客至那容懒,牵筇入翠萝。


山光知雨过,野色见秋多。


妙语时相夺,微吟只自哦。

别驾刘莘老,遥来看老僧。


言真无巧拙,情至少逢迎。


话我似弥勒,谁当辨浊清。

日照西岩晓雾封,恍然遥对雪山峰。


奔波十载有万里,云水半生知几重。


天上楼台新雨候,长安风物早秋容。

隔河一带碧嶙峋,薄暮登台注望频。


古洞深松归老鹤,金山瑶草待幽人。


泉奔巨壑常风雨,月傍高坛自鬼神。

树杪跻攀石磴悬,手扶藜杖出风烟。


东分辽海千重岭,北尽沙场万里天。


秋草征夫烽堠外,夕阳归鸟戍楼边。

高山人唤作南楼,便作篇章说事由。


却得村翁亲说破,南劳即不是南楼。

酒香牲腯主人归,正是猿惊鹤怨时。


梅影小池春入画,竹声虚阁夜催诗。


世间真乐无多事,身外浮名只费辞。

暑雨连消岘首尘,殷勤杯酒可辞频。


刑书动欲求生狱,心法那须问斫轮。


瓜及一期应未晚,霜飞六月岂无春。

行行乌桕傍江湄,曾记当年共步时。


欲识九崖超拔处,盛年坚谢一官微。

掩乱溪云感我思,鹅湖山下雨来时。


九原一去无消息,何处逢人问介之。

闭门菜甲渐成圃,避地桃花亦有源。


拄杖徜徉成日涉,神游天外此身存。

一天山裹一天园,地傍西湖负郭村。


丘壑自专吾可老,湖山高卧我无言。

亭上清诗得两苏,空留精舍作僧庐。


地因人胜合题句,山以姓知缘读书。


一径虚明连别屿,小溪清浅过平湖。

真人持玉节,高居坐广霞。


风度三山杳,香闻数里赊。


氤氲翠羽盖,旖旎斑麟车。

玉暖山脉润,雨新花气薰。


铜瓶百尺便,触裂阶前云。


天光堕空碧,万象涵无垠。

野店暮来山畔逢,寒芜漠漠露华浓。


窗间灯在犬惊吠,溪上月沈人罢舂。


远别只愁添雪鬓,此生何计隐云峰。

飕飕万峰顶,宇宙尽闻声。


会得真消息,知予是强名。

云龙山下泛归舟,对景空怀昔日游。


聚散无期俱是梦,黄河依旧向东流。

崖山峙海门,乃宋沉国所。


双龙如九渊,义士赴疆虏。


妻子驱先沦,焚香亦何补。

隔林沙径到岩扃,绕舍奇峰叠翠屏。


野话有时逢衲子,溪行随处课租丁。


看云净扫松间石,避暑闲登竹下亭。

古城岩下半庄山,恰对澄江水一湾。


列岫拖岚围竹坞,小塘分绿浸柴关。


醉招猿鹤惊相下,清爱渔樵去复还。

侵晓来从杜若洲,晚风吹过紫薇楼。


水田漠漠翻晴雪,尘海茫茫点白沤。


终日往还如有约,随时啄宿本无求。

嗒然一室内,生理更如何。


天地有高枕,江湖仍短蓑。


书成千载事,剑倚众人歌。

青冥吾独后,白发每能先。


世岂高人慢,天惟醉者全。


歌吟偏海月,渔钓自江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