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去二三里,烟村四五家。


亭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。

雨里鸡鸣一两家,竹溪村路板桥斜。


妇姑相唤浴蚕去,闲着中庭栀子花。

雨过山村六月凉,田田流水稻花香。


松边一石平如榻,坐听风蝉送夕阳。

两国兵难解,三春花自飞。


愁因春鸟唤,心逐暮鸿归。

塞北兵戈满,竹西歌吹空。


何堪故乡梦,真在白头中。

有醉销千日,无诗学四愁。


几因君得句,技痒不能休。

欲问濯潭路,悬知隔数村。


晓来茅屋梦,相对饱朝暄。

北阙书难上,南方贼未诛。


诸公在廊庙,谁与问唐虞。

避地成真隐,依山结草庐。


此身无籍在,随寓即成居。

老去家无定,名高席未前。


如君尚穷约,谁与问苍天。

丧乱何时定,江村愁杀人。


日长空有睡,花在不成春。

花片风前落,江流雨后浑。


少陵新得句,应似浣花村。

晏坐销长日,禅心薰妙香。


已成三折臂,安用九回肠。

我昔游七闽,百岭争巀嶪。


白云涨川原,深谷如积雪。


又游天姥岑,幽磴缘曲折。

石田馀数亩,茅屋小三椽。


鸡犬桃源外,桑麻渭水边。


刳松分野蜜,笕竹引山泉。

浪多年二十,是事弗如之。


老我初登第,闻君早解诗。


风霜悬齿颊,锦绣簇肝脾。

曾无一溉苏穷壤,欲乞九河湔涕痕。


胞与斯民原妄念,孑遗末世自烦冤。


髓乾犹迫诛求令,时改方知湛濊恩。

鸟外窥烟树,微茫碛路斜。


地寒宜种黍,坡暖好栽瓜。


比户裁驼褐,居人置兔罝。

我家仇山阳,昔有数椽屋。


误落尘市间,读书学干禄。


井枯灶烟绝,况复问松菊。

昔在垂髫日,今吟薄暮年。


床孤郗氏选,诗得谢公传。


故国空戎马,荒山冷墓田。

方寸地,七十四年春。
世事几浮云。
躬行斋内蒲团稳,耆英社里酒杯频。

摇荡春光湖上路,多情偏识倡条。
画船系在赤阑桥。
花飞人别处,绿暗雨休朝。

卷可留天地,诗尝泣鬼神。


游仙归化鹤,披发下骑麟。


素望高前辈,青衫老此身。

一角西风夕照中,断云东岭雨蒙蒙。


林枫欲老柿将熟,秋在万山深处红。

重倾浊酒走惊魂,通德来归故里门。


年始二毛逢丧乱,家馀百口幸生存。


眼中精卫无沧海,劫外鹪鹩有小园。

山田一雨稻初苏,村景宜添七月图。


鸡犬惊喧官牒下,农忙时节隶催租。

轧轧车声水满陂,溪山佳处客行迟。


林腰一抹炊烟淡,知是人家饭熟时。

八十雪眉翁,灯前屡歔欷。


问之尔何者,不语惟抆泪。


良久云老矣,未始逢此事。

暮秋景物觉荒凉,触景凭高溯杳茫。


归隐清如陶靖节,苦吟瘦似沈东阳。


烟横晚浦蒹葭碧,霜落寒林橘柚黄。

小小荆扉傍水开,竹桥分路入苍苔。


呼童扫去阶前叶,恐有诗人踏月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