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海伤固穷,逾河叹诚迈。


濯缨万里流,高视九州外。


功成奔运徂,气至流飙代。

鲁连蹈东海,介子逃西山。


方舟信超越,岩径安可攀。


扬烈犹靡惩,置金徒嗟叹。

枕上万峰合,苍苍惊梦魂。


如浮武林水,卧向桃花源。


杖屦几时士,茅茨何处村。

西征已度故关山,秋雨零零路屈盘。


受尽艰辛心不足,解程又展画图看。

结叶垂花老桤卧,四山无风午刚挫。


扳花荫叶桥畔凉,葛屦生衣安稳坐。


田家初饱麦上场,溪雨新过水推磨。

双溪港口泊幽梦,石帆山下朝炊动。


荒村客到松鼠奔,小市人喧竹排重。


我生百事松上针,虽有寸长何所用。

夏首新热叶气蒸,细路危桥得幽悄。


桤树成林已快人,况有鸣泉覆深筱。


松髯石发雅能净,竹稚鸟雏怜最小。

五云山前盘古树,曾见前朝老谢敷。


六寺钟声何处尽,僧残惟有粥呼鱼。


笋天已过麦地瘦,一饭山厨鲑菜无。

两崖十里苍簋根,中藏一溪云月髓。


嫩粉生香笋出林,老枝压地花成米。


溪上老翁撑竹船,摘米炊枯弄清泚。

天地本多情,造化氤氲席。


畴窥不测藏,勺水与卷石。


虽分流峙形,繇来同一脉。

山蒙蒙兮多云,混远近兮不分。
入修林兮无人,鸟不见兮声闻。


欲驱蹇兮何之,怅揽辔兮延缘。

松楸一见一伤心,亭院凄凉惨树阴。


记得先君旧题壁,水光山色恨难禁。

寒云凝不飞,回风舞霏雪。


移多山凹平,渐释涧声咽。


饥乌噤无语,老树僵欲折。

泉声山色正邦心,谁寄渔蓑渭水浔。


解点无中含有意,世间除是画工深。

庙堂多暇日,山水契中情。


欲写高深趣,还因藻绘成。


九江临户牖,三峡绕檐楹。

长松拂云生昼寒,沙上草阁俯江湍。


幽人竟日少尘事,白鸟青天到倚阑。

亦有黄金埒,非无瑞锦窠。


养蒙知趣早,观复用功多。


嘉客贲场谷,硕人盘涧阿。

我居面山俯潺湲,凭轩卧牖皆见山。
山光水影入怀袖,秀色爽气非人寰。


故人怜我新结屋,犹恐看山未能足。

山拥衡庐青,水含潇湘碧。


两厓蟠蛟树,千岁蹲虎石。


遥遥溯川舟,泛泛蹇驴客。

此纸无脂粉气,之子有山水淫。


当时以意摸写,今我以目登临。

试问沧洲渔叟,长松山崦谁家。


终日拿舟不语,江风吹老芦花。

闭门十日风雨,神游湘浦峡川。


树影分开草店,雁声吹落渔船。

江长九月秋气豪,霜明岸老天愈高。


群真下集水仙府,丁东佩玉闻云璈。


修涂随处惬奇观,况此楼殿临烟皋。

世间有真画,诗人干其初。
世间有真诗,画工掇其馀。


飞潜与动植,模写极太虚。

洞清宗元不传法,此老无乃得之心。


妙画通灵恐仙去,须防风雨夜堂深。


斯人地下骨应朽,此画世闲宁复有。

万壑千岩玉有声。
九天鸾鹤下呼群。
飞泉细答笙簧响,上药时逢琥珀根。

打叠云山入画图。
拂檐青玉两三株。
解栽杨柳惟陶令,合婿梅花只老逋。

点点寒鸦薄薄云。
数峰鼠尾郭家皴。
斜阳黄到西山寺,残柳疏于白下门。

罨画溪山玉不如。
安排庭榭待潜夫。
捣辛好佐双弓米,放子初成二寸鱼。

谁写渔梁落照痕。
乱鸦疏处见烟村。
数家桑柘临溪水,一棹桃花访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