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似牛头峡,水如龙尾湾。


半生多罪垢,浣洗尘土颜。


仙人旧闻名,一往何年还。

目断清猿不忍分,离心落日晚同曛。


山门寂寂谁为问?


一夜琪花长白云。

禺峡重游事事新,千峰啼鸟早知春。


轻风偏送云中屐,微雨先清洞口尘。


破产开山真达者,求田问舍彼何人?


他年并榻征仙事,期与归猿作近邻。

泠泠瀑布落檐牙,眺听空山静不哗。


下界繁声奏丝竹,上方幽韵寄烟霞。


流觞曲涧云生岫,洗耳寒潭月印沙。

岩栖不用买山金,新构危楼面碧岑。


静对飞泉鸣片玉,如听仙乐响空林。


潺湲入夜醒尘梦,淅沥乘风和朗吟。

擘破深青太华云,中浮浓绿是通津。


画图尽有江山在,绀碧瑶环恐未真。

长风两袖正披披,又上飞来引一卮。


山峙水流俱自在,白云乌帽本无期。


寻常影响驰人易,四十烟霞灭迹迟。

浮云不掩洞中天,入画人撑入画船。


妻具黄鹂浇酒子,儿歌白雪向山巅。


风流与可闲烧笋,自在尧夫只弄丸。

白云轻罩树高低,溪绕青山山蘸溪。


篷底卧看山两面,懒携樽酒入招提。

悬崖青绝不知名,崖树株株弄晚晴。


门掩溪流僧舍静,片帆冲破绿波轻。

瘴岭风烟势渐开,喜寻筇竹步莓苔。


江环列嶂天中起,峡坼流泉地底回。


灵鹫飞来苍磴老,怪猿啼去白云哀。

奉役旋京邑,抱疴滞江津。


方同漳浦卧,讵乞茂陵身。


清川带霞岫,矗矗际高旻。

香刹住峰头,花宫俯夕流。


猿吟丹嶂静,鹤坐小松幽。


片石窥僧榻,归云碍佛楼。

香炉复灵峡,信美且吾州。


伊昔投荒路,今看拥上游。


猿啼千嶂雨,枫落片帆秋。

曲曲江流带峡湾,扁舟来问此名山。


六朝台榭兴亡后,百越山河指顾间。


林下鸟啼游客醉,竹边花落老僧闲。

明日青阳逼岁阑,绣衣聊得共跻攀。


云铺鹤背浮金殿,风引猿声怨玉环。


薄宦岂堪长作客,故乡惟有一登山。

竹里维舟陟翠微,闲门临水欲嵚巇。


云生佛殿飞来处,猿啸山僧出定时。


断刻尚馀梁日记,古松犹偃汉朝枝。

峡束沧江万壑雷,梵王楼阁倚天开。


山从中宿城边去,水自连州港口来。


云叶卷时猿献果,雨花飞处客登台。

归山还采药,仙仗失蓬莱。


芝草青泥长,蒲花白石开。


崆峒访道去,具茨迷路回。

昔日优婆塞,今来舍利前。


四山皆笠岭,一水是桑田。


地涌青莲宇,经乘白马年。

飞亭白日下,灵氛紫嶂前。


鸡犬疑淮市,楼台现海边。


洛水陈王赋,巫山楚客篇。

海上元无宅,山中半带霞。


罗浮多石髓,勾漏有丹砂。


弟子羊为石,仙人枣似瓜。

鹫岭开雕宇,龙宫隐绛霞。


地传中宿峡,林侣上清家。


梵语元通汉,炎荒尽入华。

江流宛转双崖束,一线清湍迸寒玉。


峰头古刹旧飞来,老衲题云倚修竹。


蛰龙一去灵泉枯,淙碧轩边空绿芜。

深碧轩边水荡云,振衣亭外大江分。


对君正羡山居乐,何事看山又别君。

绝壁僧归鸣午钟,扪萝直上步晴空。
带前坐绕千派玉,掌上平临万仞峰。
乍入朔云高独鹤,犹馀秋色锁芙蓉。
十载名山老画师,今朝携手峡江湄。
怜君一片穷交意,指点江心明月知。
一线天边万里愁,蛾眉流影到孤舟。
孰知更向长安道,不照关山照敝裘。
鸣珂迎帝子,伐木礼嘉宾。
莫作人间会,山花几度春。
洞箫清且悲,铁笛缓而惨。
夜深试一闻,千岩万壑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