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渔郎载我下峡水,夜寻故人有谭子。


柴门竹屋断崖底,艮斋手题咏斋字。


巴丘花草一番新,玉笥峰头月半轮。

余年来观瀑屡矣。
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,则飞泉一亭为之也。
凡人之情,其目悦,其体不适,势不能久留。

玉笥峰边萧史居,拂云松竹散扶疏。


妙年气节慕前辈,故老风流空结庐。


幸有江山供一览,自应图史足三馀。

县小全无地,城高半在山。


人家双杵急,野渡一舟闲。


月出夕阳际,烟生秋水间。

湿翠四围滴,空明百转清。


山悬江出峡,县仄岭穿城。


晓色千家静,樵风一棹轻。

平生未见嵇中散,野鹤轩昂识季昆。


江表今无耆旧在,中郎尚有典刑存。


螺川汗炙书千卷,玉涧船归酒一樽。

云满长江雨满舟,悲予不但泪添流。


死生既隔山河异,他日归看宿草头。

当年江峡醉扁舟,击楫同歌万里流。


三载家山人物变,不堪此地独回头。

沙明涛白豁天开,江远舟轻破月来。


阮氏风流今日事,相逢急进手中杯。

仙舟飘渺溯潺湲,访载寻稽忽可扳。


一笑一歌江日暮,流光山色窅然闲。

积雨冥冥溪涨高,春风下峡双鸣桡。


莫道下滩容易在,下滩篙比上滩牢。

昨闻上峡江水浅,今朝下峡江水深。


日夜滔滔亦何逼?


不尽似我朝宗心。

二旬吴越路,憎日夜,打头风。
向西子湖边,滕王阁下,细数千峰。
凌空。

停棹望匡岳,几非人世间。


两月江中水,十年湖上山。


风波行欲尽,岩壑终当还。

晓山南国丽,中月复冬深。


轻露还蒸麓,幽花尚满林。


北风千叠浪,西崦半帆阴。

石峡閟苍烟,江流似昔年。


戈船犹自守,草市稍相连。


白骨青山下,黄蒿古道边。

乡路犹三驿,逢人问水程。


昼愁江上住,凉爱月中行。


白发思乡里,青灯忆弟兄。

无诸城边钓鳌客,吞尽五湖兼七泽。
手招江月坐冰壶,眉宇尝浮秋水碧。
自言家住在金崎,百尺高楼倚钓矶。
乘风破浪截流过,津吏摇头公渡河。
莫道风波今日恶,世途何日不风波。
孤城寒傍白云间,半挹沧江半枕山。
列市尽随欹石转,开门惟见急流湾。
花明客舍青春好,柳暗公衙白昼闲。
孤舟冻雨乱敲篷,惊醒凄然梦未终。
报晓鸡声茅店月,冲寒梅信雪花风。
才华鸣世滕王阁,天地储精五老峰。
海畔移家号义门,忠魂馀庆及闻孙。
此生自幸天无外,异地长怀江有源。
物色几年劳梦寐,奉尝千里托蘋蘩。
雨后趋官渡,春阴野望迷。
江浑诸水聚,云杂乱山低。
湿树莺犹困,风酸马自嘶。
一从纶命下公车,奔走风尘畏简书。
五岭自惭随岳牧,三江无复伴樵渔。
绕篱松菊渊明径,环堵蓬蒿仲蔚居。
午向金川过,宵从玉峡来。
沙边双艇泊,灯下一樽开。
剑气凌南斗,薇垣逼上台。
晚凉时唤酒,雨黑似催诗。
澄水映肌骨,微风洒鬓丝。
高吟莲叶舫,频进桂花卮。
松桧如烟夹道凉,辉辉楼阁倚穹苍。
江山今古景长在,南北去来人自忙。
一树秋声惊客梦,几腔渔笛弄斜阳。
秋风如此客辞家,重理平生旧帽纱。
不是故山无白酒,年年奔走负黄花。
崖裂龙门来峡江,怒流不逞势舂撞。
蜃楼云结飞汀雨,鲛室风生喷石泷。
天地古初开混沌,山川形胜压鸿庞。
空际又收斜照去,人间惟有百忧侵。
荒城近水知寒早,醉眼看天觉泪深。
身外波涛隐高树,梦馀灯火悟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