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晨风变淑景,春霞启阴期。
云根结翳翳,雨足散垂垂。
鄙人独言迈,去棹不得维。
渤海高人去,仙台古迹存。
风沙吹不断,天地与同昏。
野水添新绿,空烟集暮村。
塞北城当蓟北门,三河流接九河源。
霸图已逐秋云远,节制新添虎卫尊。
几处桑麻思乐业,千家砧杵静朝暾。
旧堡新村入望遐,太平风景是田家。
征途络绎通畿辅,农事经营到海涯。
初夏小苗犹待雨,前朝折戟尚沈沙。
飞越峰高木叶声,从军岁晚不胜情。
但知牧圉勤羁绁,敢道潺湲可濯缨。
落落长松樛堞霓,离离幽草人新晴。
雉堞嵯峨矗素雯,登临豪兴百寮分。
滩声不厌喧终古,山色从来媚夕曛。
洛沫异源同赴海,蔡蒙高处独干云。
归心东与急流争,又见飞帆西去程。
知有年华在前路,可教人事但长征。
云移日影流山色,风挟江涛入雨声。
荒斋愁独抱,落日上雄关。
风大能飞石,江豪欲啮山。
羽书连夜急,战士几时还。
城壁起山根,楼梯易黯魂。
雄风摇碧浸,画角吊黄昏。
一带分江纪,双峰点海门。
彭城楼上望,旷然今古怀。
山形东负岱,河势下通淮。
白鸟孤云并,荒烟万木排。
升坛预洁祀,诘早肃分司。
达气风霜积,登光日色迟。
农教先八政,阳和秩四时。
岐雍三秦地,登临实壮哉!
客心关外断,秋气陇头来。
归目浮云蔽,寒衣早雁催。
他乡有时菊,留赏故人杯。
丽谯沧海畔,南客一登临。
四野平沙合,孤城远树深。
古隍无积水,飞阁有栖禽。
长夏忽疑秋,高楼坐风雨。
为问楼前江,剑化昔何处。
剑化千年不重回,沧江万里东南开。
共有纫兰约,非关攀桂留。
临风倚长剑,对月忆南楼。
塞上春光满,天边清梦流。
昔别怜君病,兹逢笑独留。
客中仍下榻,醉里更登楼。
野树乘春发,沙云带日流。
亦是一都会,人烟不万家。
声音蛮语杂,风俗鬼祠华。
兵饷资荆蜀,夷犹贡马茶。
城头突兀仲宣楼,城下长江日夜流。
吴蜀东西如指掌,关河百二此襟喉。
从来用武英雄地,不尽悲歌客子秋。
意气淩空望八荒,不胜愁思寄沧茫。
文章本拟追韩范,面目何曾识孔墙。
一自失身从训注,难为倾海洗肝肠。
萧萧落木下孤洲,叠叠穷山豁一州。
枫叶江浔帆影碎,梅花城郭笛声愁。
归耕游卒争刑马,垦废贫黎合买牛。
高城一面拥横流,客思遥将晚色愁。
千嶂云霞方落日,大江涛浪欲惊秋。
岂无铁锁防飞渡,亦有牙旗镇上游。
曲路重关小有天,招招酒旆解留仙。
荒城古塔凌霄汉,古树层台薄晚烟。
灯火前街人似沸,鸡声寒店夜如年。
凭临楚汉千年地,惆怅风尘九日杯。
秋草已无人戏马,暮鸿犹送我登台。
南回山势云龙起,北望河流汴泗来。
入城才数里,行尽又荒郊。
春浅树阴薄,路歧车辙交。
乱山迎马首,斜照入鞭梢。
书生携我城外山,童仆举火何其难。
流萤入户光自照,蟋蟀在床鸣不闹。
予家既破牛马走,世上饥寒无不有。
郎官爱此水,因号郎官湖。
吾来客楚州,迹与曩哲殊。
三年历传舍,炎雪劳驰驱。
从军两度阅秋冬,蕉鹿偏教得失重。
叱驭未妨过峻阪,诧牛曾此劝春农。
朝开毳帐炎风入,夜草边书冻墨浓。
千叠碉门落照中,旌旗犹记汉时功。
横磨十万边尘暗,直指西南使节通。
出塞风云思壮士,登坛剑佩识元戎。
独据胡床啸远雯,冉駹邛笮望中分。
划开玉斧浮春涨,凿破铜山閟夕曛。
阃外量沙才似斗,渡头挥扇气如云。
参差雉堞绕雄州,岷水东来万里流。
不变京江作春酒,可堪铁瓮贮深愁。
中年抱病常为客,二月看花更上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