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门横蛛网径封苔,卧病俄惊使报来。


草芥何人堪接论,云宵巨眼谢频回。


春风淡荡环衿佩,元酒氤氲落玉杯。

乐土思南海,归休道未穷。


木绵衣亦暖,延寿酒偏浓。


细雨扶留绿,熏风荔子红。

不识栽花地,花时解恼人。


空留看花眼,闲却故园春。


坡老门冬酒,林宗折角巾。

萧然茅屋下,云水自因依。


短履穿松去,前村摘豆归。


竹风恬隐几,山月静披衣。

冬卧愁襟薄,跏趺付一卢。


难将衰病骨,更听夜啼乌。


地暖思南海,情真有旧徒。

青铜闲拂试,照见白须髭。


浮世催人老,空山灭迹迟。


云林归倦翮,霜雪悴寒枝。

风烟聊顾指,府檄下多时。


蚊蚋攻三伏,鹪鹩借一枝。


经严工土役,法恕鲁侯僖。

持铎频回首,乘桴未有缘。


痴儿愁露处,病叟愧多言。


井浅泥浑水,墙低树隐檐。

掩卷千年不,沉吟不作疑。


几看空袖手,未了着残棋。


始复存消息,乾坤有合离。

寂静湖边水,何人此系舟。


欢声迎夜楫,惊散几眠鸥。

世家曾入史公书,循吏今看积庆馀。


丹穴旧来能产凤,琴台谁不颂悬鱼。


茇成棠树思如昨,植处槐庭应岂虚。

鸦鸟层林晚,菰蒲片雨晴。
长烟收尽小云平。
湖月十分明。

平湖百亩。
种满湖莲叶,绕堤杨柳。
冉冉波光,辉辉烟影,空翠湿沾襟袖。

船过临平欲住难,藕花红白水云间。


只因一霎溟蒙雨,不得分明看好山。

湖上春风发管弦,须临三十此离筵。


离人忽有重来日,游女初非旧少年。


官职已辜疲瘵望,诗名空被后生传。

平湖湖畔雨晴新,南北东西不隔尘。


映野烟波浮动日,损花风雨寂寥春。


山无俗路藏高士,岸泊仙舟忆主人。

浮生能几别,相见又相违。


就李帆频去,平湖棹独归。


林秋枫树引,江晚荻花飞。

败叶凝黄,枯芦减碧,长堤已是秋深。
无限凄凉,扁舟独倚纱棂。
湖广一片清如画,对愁颜、倍觉销魂。

君家在平湖,相识松江上。


风雪古招提,羁离两相向。


我谢孟尝舍,君将茂陵返。

近自吴门别,而今已半年。
交游心固切,霄壤迹难缘。
宦况青云表,闲身白鸟边。
薄暮风生访戴舟,湖波遥引太空流。
墟烟缕缕山腰起,塔影层层水面浮。
几点闲鸥红蓼晚,一行新雁碧云秋。
不见平湖叟,逍遥□步阳。
烟波迷旧钓,鸥鹭起晨光。
矩棹何年别,孤吟此夜长。
平湖潋潋浸葱苍,画出风烟十亩强。
蜜曲六从霜后熟,玉芙蓉向露中芳。
新开石洞连松碧,低结萸房映菊黄。
人烟乱后半穷荒,湖上登楼见一方。
路合烧痕溪草黑,窗分斜照县山黄。
叶当秋落心先觉,水自天来梦更长。
澄湖秋老荻花洲,浅水平沙舣钓舟。
忆得秦邮拖蜡屐,西风独上玩珠楼。
半奁香雨簇春漪。
没个渔舟系。
径尺横拖鸭茵翠。
春申浦口午潮生,及到斜阳潮始平。
风便东湖挂帆去,弄珠楼上笛三更。
大荒披发来兮,新亭定哭山河异。
中流砥柱,故家乔木,茫茫余几。
虎逝龙亡,教谁收拾,人闲今世。
平湖一景堪图画,舟子烟波去复归。
旧日玄真无觅处,西山长见鹭鸶飞。
白公堤上暖云蒸,春水平湖澈底澄。
山色晴飞满楼翠,天光倒影一壶冰。
盘中胜味呼烹鲤,柳下清歌听采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