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微欲上不可上,风紧求低不得低。


渡海一凭侬自渡,可怜带杀弄饧儿。

我惊南海飓风年,屋瓦飞空搅蝶眠。


试取纸鸢当此际,可能背去负青天。

煎楮披篁重几分,横天直去搅风云。


风云去搅犹言可,误杀低头看鸭人。

江北江南纸鹞齐,线长线短迥高低。


春风自古无凭据,一任骑牛弄笛儿。

缚竹糊腔作鸟飞,崩风坠雨烂成泥。


明朝又是清明节,斗买饧糖柳市西。

鸢于儿辈何相关,苦要风高九万抟。


无限片帆当此际,钱塘江上雪如山。

春风语燕泼堤翻,晚笛归牛稳背眠。


此际不伦慈母线,明朝孤负放鸢天。

柳条搓线絮搓绵,搓够千寻放纸鸢。


消得春风多少力,带将儿辈上青天。

鹞材料取剩糊窗,却吓天鹅扑地降。


到得爷娘查线脚,折他鞋袜两三双。

雨过花气馥深更,并坐无言背月明。


消我禅心无量劫,梦中一晌若平生。

第一文章荐锁厅,笔端回斡动宫廷。


传诗突过曾吉父,学道还亲朱考亭。


密好诚斋能抗手,居停待制与忘形。

常分僧米贳村醪,八十衰翁饭一瓢。


不讳贫愁终得力,强为壮语益无聊。


魂伤未作稽山土,梦远犹依万里桥。

钱翁五月踞余席,丈八桑皮写秋色。
顿使窗头开翠微,复令箧里流缥碧。


归家逸兴殊未已,更泼苔文几番纸。

与君相见即相怜,曾傍扬雄守太玄。


千叠白云千丈雪,不知何处是西川。

萧郎到处共仙班,娄水风烟一楫间。


最是方城分掌握,行春同上凤皇山。

欲将何物赠神君,缥渺峰头一片云。


行过齐安倘为雨,却来秋雁好相闻。

百遍行杯到手空,酒阑风雅自争雄。


前身敢道王摩诘,天下文章小许公。

仙籍虽通未便收,苏家旧例是黄州。


金莲一夜春风引,还向钧天梦里游。

才闻吴曲奏云和,忽倚征帆唱楚歌。


两地春风试商略,吴江争似楚江多。

勇退风流霭士林,对扬丹扆极规箴。


高名雅出汉庭右,遗爱空存南国深。


身后凄凉报恩子,生前轩豁济时心。

秋原郁郁见佳城,尚想音容涕泗横。


痛惜山颓与梁坏,愧无玉润继冰清。


丧贤初值龙蛇岁,忧国空馀金石诚。

睡残寒月海东头,不起斯人孰与游。


天下事宁堪几错,梦中语亦戒前筹。


江湖浩浩二三子,风雨寥寥十五秋。

青鞋布袜绿蓑衣,满目秋江白鸟飞。


小楫扁舟乘兴出,斜风细雨钓鱼归。


有间茅屋临苍巘,寻个樵夫上翠微。

青莲普化已生天,又见篅庵下法筵。


大寂光中逢石洞,为言顽石罢参禅。

江城禁火复登堂,相顾怆然为滥觞。


慧命如丝谁断续,老成凋谢倍增伤。

住来频见荔枝红,密约分明问祖翁。


真净不来乡果熟,陈琳无檄愈头风。

不住深山住破庵,风波咫尺阴鹅潭。


迷津欲渡无舟楫,几度缄书问指南。

高峻门庭不易登,每逢寒食谒尊僧。


狂歌薤露逢蒿里,即事分题记得曾。

手辟名园作报资,法堂明月接清池。


一回相见一回老,入室升堂知是谁。

海内归来礼国恩,祖庭收拾领儿孙。


龙山山色今犹昨,祗树秋高不忍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