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雨一番凉,江南秋兴。
门掩苍苔锁寒径。
红尘不到,尽日鸟啼人静。

骑牛过白云岭,放鹤出翠松关。


樵唱偶歌一曲,清声直度千山。

吟座半窗残照,琴床一枕闲云。


尘外兴怀有味,世间姓字无闻。

门对北山峰,窗迎越水东。


松枯青嶂老,花落翠岩空。


幽谷飘晴雨,虚堂含昼风。

半掩夕阳扉,闲陪夜月归。


渔歌随浪远,樵笛入云飞。


野鹤曾相识,沙鸥久见机。

疏斋清夜醒,修径白云长。


袖归南山影,心潜上国光。


西风岩桂老,细雨野椒黄。

静看馀花点涧渠,醉吹长笛卧庭除。


梦回凉月生松榻,吟罢清风满草庐。


身后岂图千载誉,腹中犹有百篇书。

隔溪春色两三花,近水楼台四五家。


浊酒不妨留客醉,好山长是被云遮。


松根净扫弹琴石,柳下常维钓月艖。

万籁不在耳,寂寥心境清。


无妨数茎竹,时有萧萧声。

竹荫亭除藓色浓,道心安逸寂寥中。


扣门时有栖禅客,洒酒多招采药翁。


江近好听菱芡雨,径香偏爱蕙兰风。

溪上高眠与鹤闲,开樽留我待柴关。


园林月白秋霖歇,一夜泉声似故山。

永巷苔深户半开,床头书剑积尘埃。

寄宿溪光里,夜凉高士家。


养风窗外竹,叫月水中蛙。


静虑同搜句,清神旋煮茶。

幽居似画屏,诗句满柴扃。


水绕篱根白,山连瓦缝青。


无能治安策,有分太玄经。

爱虚斋舫似,屋下溪流,屋上春峦。
花气禽声里,正未来新暑,已尽馀寒。
黄帘两版深闭,蝴蝶上阑干。

松桂小菟裘,山扉幽更幽。


蜂王衙早晚,燕子社春秋。


鬓秃难遮老,心宽不贮愁。

贵贱营营各有求,柴门昼掩静幽幽。


读书无效空千卷,学稼虽勤少一丘。


感慨旧馀王粲赋,栖迟今倦长卿游。

岂惭辛苦把渔竿,犹有机心傍钓滩。


文定书堂最深稳,何如袖手试观澜。

近邻分得续随栽,准拟新晴手自培。


不奈馀寒侵病骨,锄耰无味却归来。

蓬松衰发倦重簪,一榻惟便独寝甘。


却忆少陵诗句好,依然云木晓相参。

䠞䠞鸣山筇一枝,逢春聊复咏歌之。


故园风光本具足,浪蕊浮花莫作迷。

莫遣潇湘双鲤来,归心生怕晓禽催。


咄嗟新转渠渠屋,寒士欢颜正尔开。

蒲团宴坐若还家,罗縠如空了不遮。


可是春风摇得我,兰芳轻噀淡黄芽。

归来十六见新元,种得黄楠绕旧村。


岂是翛然便遗物,吾衰不复梦修门。

一幅乌巾雪发盈,村深时听鵽刀声。


浪将兰艾评春事,我自平生小屈平。

幽居十绝巧凌春,我亦刳肠强效颦。


忧乐悬知不同调,山南山北寂寥人。

醉毫叵我落乌丝,况是桃源乍入时。


只恐升平要华藻,赐笺春动万年枝。

粗才濩落与时乖,湖海幽居一竹斋。


月径清游疑不夜,风窗高趣到无怀。


身闲有分白莲社,地禁无心红药阶。

世涂艰险动难谐,学士深居但柏斋。


紫翠当门流水过,碧鲜遮槛好风怀。


角巾家巷便高枕,手板公廷厌没阶。

清时鸳鹭正充庭,何事抽簪喜退耕。


百步穿杨防偶蹶,一卮赏画保先成。


獭皮冠小随时用,猪鼻车低取意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