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慵中又少经过处,别后都无劝酒人。


不挈一壶相就醉,若为将老度残春。

谁言旧居止,主人忽成客。


僮仆强与言,相惧终脉脉。


出亦何所求,入亦何所索。

槐黄时节早相期,留滞田园阻暂依。


闻道程文太超轶,却因诗句接光辉。


君能活计如公理,我愧生涯负表微。

茫茫巨浸托船归,风不充帆气易衰。


犹喜岁寒逢逆旅,不将人事异当时。


从他老去知何用,由是终焉岂自遗。

偶因秋蕊记初春,增损元无尔自贫。


病骨萧条惊岁晚,新诗来往愧情亲。


未应谢傅终垂涕,谁为刘公是可人。

聊将物色供吾庐,懒性何妨但索居。


遥夜蛙池饶鼓吹,乍晴蜗壁也诗书。


墙低过雨分猫笋,市小腥风上鲚鱼。

抱病城居暑不辞,暂归风物总相宜。


家家饷耨盘游饭,处处行歌鼓拍词。


水暖鱼虾俱气色,日长鸡犬亦熙怡。

客行野田间,此屋皆闭户。


借问屋中人,尽去作商贾。


官家不税商,税农服作苦。

经过此地许重来,旧路依然十日回。


一片闲云归暝岫,千峰圆月印香台。


心同石溜寒偏细,目与松窗夜并开。

十年空宅锁朱门,今对渔樵共一村。
高稼平田随雨足,旧潮新潦满江浑。
花浮水面鱼吹浪,风转溪头竹抱孙。
刘宗坟墓国,金水眇萦回。
飐飐鸦巢覆,疏疏槿户开。
春风持赠柳,腊雪试妆梅。
名愧周繁弱,材非鲁孟劳。
蛙仍当鼓吹,径任没蓬蒿。
紫芋新厨味,黄枨馥鲙刀。
羊栈鸡埘接,蔬畦麦垄傍。
蜗涎书老壁,苔阵涩高厢。
家有青缃学,儿传急就章。
松种龙蛇子,栽培近著行。
有时窥北榻,不日暗东冈。
泪落终含韵,轮囷未竟长。
十里蛇原近,宜閟一亩金。
乱酲眠暗术,娇碧拥云林。
早晚归欤计,因循愧此心。
软滑香籼颗,肥长紫蕨苗。
盘餐殊不恶,邻叟亦时邀。
潘岳萧条鬓,陶潜颉颃腰。
翳翳柔桑活,辉辉野水宽。
艺蔬苍芥甲,延客白蒲团。
点缀花粘蔓,稀疏粉束竿。
黄岭虹腰抱,鳌山食案横。
中非避世士,稍亦畏时名。
傍晚浇慵酒,寻春濯足行。
他日蓬蒿地,吾庐瓦数沟。
井泉甘胜乳,庭竹冷先秋。
村落时情淡,田畴岁计优。
晴屋鸣鸠妇,春陂翳雉媒。
堮头甘野蔌,锄力到陈荄。
掠水千艘健,横风一笛哀。
只着南冠不著缨,掉头防我问功名。
数椽茅屋有时漏,一垡野田无具耕。
酒地定能容胜践,墨畦终拟过平生。
三四间茅屋,回环水石清。
鸡催残漏尽,月截半窗明。
好句枕边得,浮名身外轻。
春山青泼雨初收,人倚衡门独自愁。
路上相逢遍荆棘,酸风吹袂泪交流。
花如铺锦柳如绵,落日空山哭杜鹃。
痴客不知尘世事,颠厓长伴白云眠。
城柳初尽处,薄蔼开空明。
潦降古洲出,千里关寸情。
断岸带芳草,远树啼残莺。
千家楼阁俯溪流,一道银河漾彩舟。
花洲源里通仙郭,屟廊山面接平畴。
平畴靡迤闭荒陌,虎阜玲珑望非隔。
钓罢林塘退食馀,弹歌不羡武昌鱼。
归来癖病惟寻药,老去穷愁祇著书。
得意青山如好友,无心到处是闲居。
斜日轻舟远背城,野中一见一含情。
乍过门巷多相似,遥识衣冠已出迎。
岸岸水生芳草绿,家家梅向晚天清。
出郭春流十里赊,故人田舍即吾家。
风情缸面清明酒,节物山头谷雨茶。
忽见远交浑是梦,难期世事总如花。
千家楼阁俯溪流,一道银河漾彩舟。
花洲源里通仙郭,屟廊山面接平畴。
平畴靡迤闭荒陌,虎阜玲珑望非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