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名园春色正平分,座拥笙歌酒共醺。


去国一春犹浪迹,论交半世始逢君。


林间白雨新添涨,槛外青山尽入云。

黄生负奇尚,耻与流俗亲。


好游恣览历,仆仆走风尘。


弱冠弄柔翰,仿古逼其真。

千金何处买春宵,春事先从海国饶。


入夜笙歌清漏永,彻明灯火绿尊骄。


家声尔恋延平旧,斗色人看剑浦遥。

本无颜色竞东风,冷落孤山水月中。


多谢诗翁好抬举,微言已坠棘端锋。

曾记西湖醉。
恰清明、画桡箫管,满城桃李。
小住为佳垂手别,越鸟燕云无际。

赤手擎天,是明室,独钟闲气!想当日,横师海上,孤忠无二!誓死不从关外虏,故藩拥戴朱术桂。
看金厦,两岛抗全师,伸敌忾!


亡国恨,遗臣泪。
存国脉,回天意。

八月清秋秋皎洁,白帝初除三伏热。
赤崁几处有专祠?独拜有明郑忠节!


忠节起自闽南安,彬彬儒服亦儒冠。
轴覆枢翻明鼎革,慨然我独为其难!


干戈满地降旗遍,甲马楼船拚转战。

铜纽腰新绶,乌衣省故庐。


乡无夜行谚,楹有世藏书。


楚潦兰浮楫,潘园板御舆。

双桨去夷犹,延平津上州。


英雄三尺剑,今古一潭秋。


市近人争渡,山回水急流。

山势包平险,津流合众源。


讵知从事剑?


不类大夫魂。


光彩潜犹见,精忠死尚存。

巨浪劈山倾,孤舟与浪争。


逆飞天地肃,捷出鬼神惊。


至险追前载,终身愿太平。

君正青春我鬓丝,春闱旧梦是耶非。
九方皋马分明瘦,百里奚牛自在肥。
欲去寻盟谈缱绻,又愁钩党起几微。
日诵江干饯别诗,端平局面改嘉熙。
调元金鼎人黄发,宣化朱轓君白眉。
否泰从来更代禅,乾坤此去愿平夷。
群羽斜飞欲刺空,谁能剪翼向笼中。
客程跋涉二千里,年纪侵寻五十翁。
酒有神通排磊块,书无灵圣困英雄。
危阁横空待胜游,登临尽道冠南州。
面分列嶂环群秀,坐看双溪会一流。
斜纳朝晖长易旦,逆消暑气每先秋。
盛暑宵忧动邃旒,敕催诸道决累囚。
承流宣泽弥兢惕,履险航湍敢滞留。
南北分驰才数夕,重轻释系已三州。
秋日泊船镡津口,城头高阁风泠泠。
潜蛟在涧水常黑,疏雨隔溪山正青。
何人望气求双剑,处士闭门谈六经。
疏雨溪南寺,青春剑外天。
维舟思别日,览镜惜流年。
羁旅今何适,微官亦可怜。
春风一梦收桃李,双燕不知愁绝时。
卧向蓬窗饱听雨,无人识此是新诗。
春江一月困扬舲,醉梦无人与唤醒。
欲识故交金石处,相逢诗里眼犹青。
云间三十六峰高,北望思归梦亦劳。
来客双峰莫相笑,少低吾眼为儿曹。
一溪春涨午晴初,日透波光绿浸裾。
却忆孤山山下路,石桥清澈看叉鱼。
高门儒效许谁同,秀气于今照演峰。
家学一椿连五桂,地灵两剑化双龙。
三人衣钵清名接,累世簪缨庆事重。
楚楚黄花绝可人,晓来含露色尤匀。
莫教轻泛柴桑酒,留取芳泉寿剑民。
剑水深蟠双翠虬,灵钟人物轶常流。
光前骨相由天定,裕后休祥自己求。
怡养行看翻彩服,蒸尝有待荐嘉羞。
郁葱佳气绚晴霞,维岳钟英少保家。
汤饼筵开春意蔼,沉檀香袅暖烟斜。
灵椿虽老尤增翠,萱草从今更着花。
先生不可作,千载仰仪刑。
道脉承伊洛,心传在考亭。
池涵新涨绿,碑蚀古苔青。
九峰分一脉,遗庙䇄当中。
横翠轩犹在,濯缨亭已空。
溪山闲霁月,草树自春风。
天尽接海水,突兀岩岛横。
至今风雨夜,时闻人马声。
层波出洪啸,互答长鲸鸣。
衍山先自无尘土,更着飞琼细糁看。
可笑一生缘好事,却将衰鬓敌隆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