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匝地弥天日用常,寂然不动已洋洋。


但令正气无参杂,立见岐山叫凤凰。

欲图麟阁终形役,不过虎溪还事烦。


但向暑来寒往处,十分磨铝要无痕。

三年闽海类飘萍,今近天枢第一星。


虽是玉京犹万里,江南山已望中青。

文采风流果谪仙,乾坤汗漫兴飘然。


银章朱绂承殊渥,桧楫兰舟济巨川。


兄弟喜看三薛在,古今谁似二疏贤。

赤霄丹凤邈难俦,鸥鹭为朋只浪游。


田里清淳依谷水,关河迢递隔台州。


西风采采黄花晚,落日离离碧树秋。

十年仕宦厌驰驱,随例归休始定居。


门巷每来君子履,杖藜闲过野人庐。


锦心绣口三都赋,玉轴牙签万卷书。

移家住近府城东,帘卷垂杨燕子风。


幽梦时惊棋局外,好怀日付酒杯中。


喜于静室观虚白,倦向通途踏软红。

移官君独远,惆怅撤离筵。


山转荆南路,江浮蜀外天。


自能归异俗,几为问荒田。

双溪南下绿湾环,碧瓦参差细雨间。


水绕玉清来九曲,云归沧海近三山。


铁狮昼伏闻钟鼓,白鹤宵飞认佩环。

博望乘槎斗牛去,蜀庄帘下独沉冥。


金台五纬光联璧,何处江湖有客星。

到宜休处便归休,肯为归休著浪愁。


行有松风吟有月,归休端不羡公侯。

归橐无钱可若何,八千里路隔鲸波。


到家拟作埙篪会,同对丹山发浩歌。

南朝旧见王忠武,此地曾屯千万兵。


十里荒蹊秋兔健,千年陈迹暮鸿征。


无衣空缊包胥志,遗帼终留诸葛名。

已分耕畦老一犁,天风吹梦入枯溪。


谁怜北垞骑牛背,又踏东华放马蹄。


槐绿不妨穿禁漏,枣红便觉动边鼙。

鹤书几到阖庐城,见说君王忆姓名。


衡岳云开传谏草,考亭月冷见文盟。


不从金马登丞辅,却托铜菟烦客卿。

西北边储圣虑劳,东南盐筴属英髦。


鹭袍晓湿淮扬雨,鹢舫夜冲吴越涛。


万里通商无滞券,百年宿弊见秋毫。

经籍传家二百年,河汾今在路西偏。


文雄虎豹岂徒作,名动京师非偶然。


教领七闽胜作郡,受知八座合称贤。

长空淡淡秋气凉,金台红叶飘清霜。
词林有士荷恩宠,衣锦翩翩归故乡。
故乡迢递在何处,云水微茫隔烟雾。
盛世抡材擢有司,谢家玉树共称宜。
雪残鳷鹊辞京日,酒罢骊驹上道时。
远郡民风多朴厚,明时治化自雍熙。
闽海归来万虑轻,双泉风月旧同盟。
于公治狱天留庆,韦相传经世有名。
得意云山千嶂绕,上堂衣绣五花明。
建安梨岳老梨木,刻作唐朝建州牧。
香炉忽动吹寒灰,浦城环翠阴风来。
岭头顽石尽能走,涧下奔泉皆倒回。
一路青山数百盘,建州山尽野云宽。
灯明夜市如吴会,花重春城胜锦官。
茧纸出溪开玉版,石茶凭水试龙团。
霜月巳临寒,怜君觅故山。
孝思方尔剧,旅况若为闲。
岁去图仍壮,愁来鬓益残。
境穷昭武入长汀,溪侧山根指去程。
护险栏干红缭绕,依稀如傍蜀江行。
杰观安之险处佳,两崖几欲薄檐牙。
犹馀隙地盛泉滴,不碍长天放物华。
缥蚀以缃霜后叶,朱渝其碧水中霞。
十载塞垣外,一身戎马间。
拜官才受赏,谢病却投闲。
黄菊晚连径,白云秋满山。
共羡才兼文武名,飞旌遥入越王城。
三山春色堪裁赋,九曲溪流可洗兵。
地僻久无豺虎迹,天清时有凤凰声。
毵毵短鬓镜中多,逆旅光阴似转梭。
山径独怜春雨后,奇花无数杂藤萝。
去年逢君紫霞洲,今日逢君沧海头。
逢君处处好颜色,叹我年年长作客。
被褐昂藏七尺躯,蟠胸磊落五车书。
辛卯逾闽峤,淳熙出建关。
弥漫第五渡,险绝百重山。
近夏凉风发,新晴丽景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