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亭别酒见平生,越水吴山去国情。


欲采江蓠何处泊,一帆秋雨听潮声。

河南夫子骑箕去,建水重生盖世翁。


昔日中原知侍讲,清朝四海学文公。


山藏剑履人如玉,壁出诗书气若虹。

不住鹅湖寺,惟甘小隐堂。


老来才祝发,静处久烧香。


妙喜机缘峻,竹源滋味长。

逃暑身何寄,池荷竹院间。


交朋如玉洁,名字饮冰闲。


吹雨馀毫发,鸣泉落佩环。

俗眼无特见,多以形似非。


波流一荡靡,莽然浑无依。


岂不有天才,又思众所讥。

文行士所贵,世或鲜知道。


道通天地人,斯足为我宝。


文高多外驰,行实徒自保。

郎省辞荣早,楼居鹤发翁。


响分南涧水,清占北窗风。


紫府云常近,黄尘路不通。

建溪佳致著南土,文物衣冠近邹鲁。


考亭夫子接洙源,道德辉煌照千古。


哲人一去三百年,流风馀韵今依然。

桂林当日如春暖,花木清妍差可款。
主人好事玉泉香,行客留题锦囊满。
桂林今日如冰寒,颓垣坏壁他人管。
人生不合留飞黄,骊驹夜发生悲凉。
马蹄着沙去莫挽,一日万里风云翔。
月明霜枝挂秋香,桂宫高架辛夷梁。
禁钟初彻听离歌,立马东城意若何。
霜雨一天人又别,琴尊几夜客重过。
尧封远入欧瀛界,圣化遥分泗水波。
今年九日无风雨,何意招寻上翠微。
清兴因君仍大发,病魔于我故相违。
尊前谁对黄花醉,帘外空怜白雁飞。
八荒去求仁,名山在吾西。
云石长挂眼,云何不攀跻。
攀跻有何求,林木心所欢。
悔将名姓挂词场,老去传经意转忙。
岁事惯从行色尽,宵征偏觉畏途长。
春前响急知溪畔,雨外灯微识建阳。
客边曾记旧为邻,游宦东瓯几度春。
抚字花封才誉著,奏功枫陛宠恩新。
一尊岐路同倾酒,千里关河独问津。
建阳则有王,桐城则有孟。
王酝清而淳,孟盎和而劲。
一酌适我情,再酌养我性。
不杯神观已陶然,三四蓬壶小有天。
当日流霞唯一盏,却输玉妪是真仙。
五月平畴不得犁,青秧老处坼于龟。
乾坤惠爱无遗物,仰乳婴儿可使饥。
纱民趁商市日高,红女机杼仍分曹。
双桥卧虹上下水,石脊瘦龙狂斗牢。
穑登尔场俗丰乐,匹马北客方滔滔。
东瓯消沉故王日,俗号剽轻如故实。
挟策不数应门儿,雅尚儒人邹鲁匹。
顷来官长稍自安,市里颇闻浮诉窒。
玉岭名都古越疆,监州今用上台郎。
溪山绝胜神仙宅,弦诵相闻礼义乡。
龙焙枪旗争早晚,刺桐花叶候灾穰。
磴路层层入,招提夹两山。
柏侵阴殿绿,苔绣古墙斑。
细雨虫声碎,微风蝶影闲。
昔日民居今野花,烬馀寂寞两三家。
凭谁为抚流离者,杜宇声中落暮霞。
当年卫道大贤功,人士今知有学宫。
自叹升堂惭董子,岂无笑列议韩公。
儒风济济衣冠旧,世事茫茫尘网中。
萧萧风雨建阳溪,溪畔维舟访亚齐。
一轴新诗剑潭北,十年旧识华山西。
吟魂惜向江村老,空性元知世路迷。
传经雪色满罗浮,桃李阴阴出郡楼。
衔鳣晚占卿士服,啼莺春伴孝廉舟。
家临龙穴三山近,水到虹桥九曲流。
卓异南闽令,才华间世英。
存心惟惠爱,为政尚宽平。
奏最瞻龙衮,承恩出凤城。
鸡唱登前坂,霜花衬马蹄。
人迷三里雾,路转百重溪。
水碓高于屋,山田叠似梯。
朝烟作雾寒蒙蒙,肩舆似水浮艨艟。
风回雾敛忽见路,危桥袅柱三枝筇。
空山闻雷却见日,雨脚已过西南峰。
佳丽东阳境,瑞气晓笼晴。
中元逾了十日,上相喜重生。
四海文章宗匠,百里弦歌德化,官与水双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