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屠郎读书破万卷,不及区区三语掾。


以兹耻共侏儒粟,归侍髯翁寿清宴。


菽水一勺轻千钟,况有今古蟠其胸。

风吹历阳树,石城悲早秋。
高堂入远梦,拂袖登吴舟。


金陵官酒如乳香,酌君送君朱雀坊。

孟孙唯问孝,莱子复辞官。


幸遂温凊愿,其甘稼穑难。


采芝供上药,拾槿奉晨餐。

昔我北趍召,倾盖过济宁。
一晤语契意,知君自阳明。
兹晨扣我户,告我当南行。
吴子秀延陵,拜疏还亲庭。
出门姓字显,归家仁孝成。
上堂事二养,下帷读六经。
我生贫非穷,有子环我膝。
深汝实居长,何可去顷刻。
顾从百里外,赘滞日复日。
黄甲旧书生,明廷推一鹗。
岁莫戢羽翰,静听华亭鹤。
盛衰今昔异,出处老少各。
薄官如秋菰,冷淡不堪食。
学宫如传舍,敝漏栖不得。
访君桥水东,一榻可容膝。
和篇犹未忽成行,无柰离情杂愧情。
风雨连朝难远送,湖山何日再寻盟。
饱参屡见从头举,识破悬知到处轻。
三年林曲喜谈丛,交荐俄闻得数公。
竟觅一官莲幕下,漫添千咏锦囊中。
时乖岂但冯唐老,性癖甘如叔夜慵。
一千里外同徵辟,五百名中独赐归。
为客已看高士传,到家应舞老莱衣。
雨边春笋供盘脆,水底寒鱼入馔肥。
十载汪居士,相看各皓然。
见闻成异代,悲喜但随缘。
幸有吾师在,还生子弟怜。
冉冉虞渊月,回光照我衣。
萧萧大堤马,送客长鸣嘶。
穷冬霜雪繁,陟冈行旅稀。
闻君归梅水,经我凤凰山。
走马来相会,匆匆具杯盘。
君行今已反,我归梦尚寒。
村庄一樽酒,谁与语悲辛。
衿佩空相负,诗书不救贫。
天寒负米客,日暮倚门人。
易学寥寥一线然,谁人口里说先天。
近来惟有朴斋老,白首焚芗尚草玄。
莫管东风归路长,但将绮句答春光。
候门儿女应相讶,满袖离骚草木香。
十年长客帝王都,五亩田园半欲芜。
乞得此身犹未老,自摇小艇钓平湖。
一家满载扁舟里,两桨春风去似飞。
渐识路人乡树出,世间乐事莫如归。
赵氏子艺孝且贤,读书胄监当青年。
深念重闱垂鹤发,白云缥缈家三千。
定省久疏旷,旦暮心悁悁。
余从极北扬鞭去,尔自南还放舸轻。
两地俱劳陟屺望,一时同系在原情。
失群旅雁天偏远,连理寒花日递明。
芜城兆霜雪,颍川凋芰荷。
昔别情已矣,今别情奈何。
英英二三子,行亦车悬■。
犹子知几人,子独欣白眉。
风霆破春晓,怒翼鸣天池。
未促南昌行,还为竹间期。
卞氏称六龙,公家宛相如。
久作风雨散,于今共诗书。
山前犹制锦,江上方题舆。
前年可罗雀,朱幡出濠梁。
今年可炙手,衮衣登庙堂。
公家本金玉,何曾变炎凉。
忠孝非两心,事君如事父。
事君贵以人,事父孰为愈。
真贤绝骅骝,骨相未易取。
妙年公卿子,可人逢此君。
退然数尺耳,气节凌青云。
从今奉亲暇,简策陪朝曛。
岩廊拱真人,妙与天地参。
政教似寒暑,岂罪樵夫谈。
木铎久不振,相府方潭潭。
泛泛莲花池,日月几宾送。
乳燕辞故窠,征途亦飞鞚。
会合安可常,万事惊残梦。
石田茅屋野苔春,喜对庭闱话苦辛。
客路本无如意事,瘴乡难有却回身。
且寻农耒耕湘雨,待看天戈洗鞑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