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司刑华省健精神,容易飞章便乞身。
未老先休多有志,似君勇退几何人。
安车渐远京尘路,归棹仍追霅水春。
落发在王畿,承恩著紫衣。
印心谁受请,讲疏自携归。
泛浦龙惊锡,禅云虎绕扉。
共惜年华未立名,路岐终日轸羁情。
青春半是往来尽,白发多因离别生。
楚岸帆开云树映,吴门月上水烟清。
我昔送君君挈家,君今回棹我天涯。
萍踪又向几时会,蒲质共惊双鬓华。
淮海雨晴潮涌日,边城春暮雪漫沙。
绿槐官舍澹朝晖,回首乡山子独归。
去路只愁梅雨滞,到家应喜药苗肥。
青樽旧约呼邻酒,白苎新裁换客衣。
暂将踪迹寓京畿,海鹤江云处处飞。
老托孤藤随作伴,贫收碎帛破成衣。
吟边灯影同清夜,别后钟声隔翠微。
我家住锡麓,君家住吴城。
相去百里近,一日孤帆程。
君才日方茂,我鬓日已白。
江头杨柳翠如烟,远客归登柳下船。
桃叶波平千嶂晓,鲤鱼风起一帆悬。
乡关近海皆名郡,禾黍盈畴尽义田。
童稚论交三十年,君今落魄困儒冠。
薄游空慕林宗义,逆旅谁知范叔寒。
江阔孤舟行树杪,天空一雁落云端。
远送东归客,江帆挂夕晖。
路从千嶂隔,心逐片云飞。
社日燕还去,秋风鲈正肥。
鸟啼花发媚皇州,袖拂东风去莫留。
客计不知归路倦,乡心应念倚闾愁。
百年门第天伦重,万卷诗书世德修。
千里何妨命驾来,晤言未厌已西驰。
子休重赋琼瑰赠,我亦懒歌亲戚离。
好向清江论乐府,更从叶子说新诗。
暗水通潮,痴云阁雨,微阴不散重城。
留得枯荷,奈他先作离声。
清歌欲遏行云住,露春纤、并坐调笙。
我如云问鹤,久厌雕笼养。
子如海上鸥,初不婴世网。
胡为逐吾辈,饮啄劳俯仰。
吴将勤苦见高科,艺至春官不奈何。
想得江南诸父老,因君鞭鞑子孙多。
暝树殷红叶欲飞,江东迁客久思归。
数声龙箭频催梦,万点鲛珠尽湿衣。
岁暮临岐空自惜,天涯投分肯相违。
与子西东二十霜,尚思年少醉钱唐。
人间日月如行客,马首山川忽异方。
历历早莺初变语,翩翩归雁未成行。
二难初自吴兴至,文采应如瑞凤毛。
乃祖勋名当世重,故家乔木与云高。
钟山翠色明归旆,杨子波光逐去舠。
功名两字古来难,又向西风抱玉还。
点额自怜龙未化,泽文犹待豹成斑。
黄芦浅水沙头雨,红树斜阳郭外山。
使星卿月照淮壖,百万貔貅饱据鞍。
出处岂无公论在,规模应有后人看。
半年水驿衣犹湿,一纸天笺墨未干。
屏开孔雀杯浮绿。
有个人如玉。
东风明日片帆轻。
午桥雨过杜鹃啼,归客扁舟发宛溪。
下濑薰风吹去棹,到家绿树遍长堤。
伯兄稚子经年别,画舸名园几处题。
云安山楼夜吹笛,江上潮平送行客。
三巴一夜秋已生,江船欲开闻笛声。
笛声呜咽楼头起,月明吹落巴江水。
仙都补吏向天涯,归棹南游事事嘉。
冬课洞庭千户橘,春尝石缝一枪茶。
蓬山厌直抛铅摘,公府伤离念棣华。
飘飘江海游,渺渺关河役。
燕鸿有相避,客子无定迹。
南山火云高,北山雪新白。
列戟三槐第,王章九锡臣。
鸣珂皆贵戚,弹铗尽嘉宾。
公府多甄录,先生蚤见亲。
春雨丝丝著杏花,晓寒如雪袭窗纱。
东风客馆还飞絮,三月王孙政忆家。
张鷟文章多中选,陆机兄弟总才华。
春城飞絮晓纷纷,金水河边更送君。
阙下马卿怜作客,江南沈约最能文。
天围断岸归帆远,水落黄河野树分。
南乡飞雾似轻埃,舟带残潮款款开。
松菊对临犹浩气,乾坤沦掷是雄材。
山中卦影初逢遁,市上仙风旧姓回。
浮世生涯药笼中,佩声飞渡碧云重。
沙河水暖龙遗骨,山苑风晴鹿有茸。
九转尽传丹灶诀,万言宁待皂囊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