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数家烟火隔林塘,一树寒花晚自香。


黄叶冢头聊歇马,鹧鸪声里近斜阳。

寄语山中好看客,待与诸郎醉秋色。


诸郎作诗学东坡,笔力骎骎清到骨。


由来习气相薰蒸,千古勾吴张季鹰。

十载京华少得闲,兹游浑似梦中山。


僧行古道元无径,云掩重扉更不关。


夜语浓时花簇簇,禅机漏处月湾湾。

远信殷勤到草庵,却惭衰病岂能堪。


聊将佛日三端布,为造青州一领衫。

粲粲休夸绮与纨,纫兰制芰亦良难。


此袍遍满三千界,要与寒儿共解颜。

旋裁山茧作山衣,更着芒鞋白接䍦。


自笑支离风貌野,纡朱纡紫不相宜。

黄花兼露重,白鸟带烟微。


云伴渊明出,风随曾点归。


经丘携芰制,视膳辍兰衣。

招提行问道,末学倦编蒲。


不际方为际,应无令尽无。


归来聊自赋,隐去谢人呼。

步屧寻幽子,谈玄孰造微。


离群虽念独,选胜遂忘归。


世路从争席,年华逼授衣。

青鞋访云水,僧馔饫茭蒲。


落拓人谁识,迂愚世所无。


鴳鹏从物化,牛马任人呼。

明月池头国一禅,残僧依旧占三椽。


薰风正绿门前树,积水都清涧下川。


坐断千峰因底事,身轻百劫本何缘。

秋原霜色懒招寻,鹤引高流入径深。


茶醉酒醒难判断,身真世假任浮沉。


参禅并入删元语,听曲翻能长道心。

尝谓海棠春一梦,却成因果结天葩。


有同仙客夸桃实,不待诗人赋木瓜。


龙颔珠今归汝手,锦衣囊合在谁家?


明年燕子来时候,更与维摩作散花。

人间传妙语,尘外更深藏。


寝食因吟废,形骸欲坐忘。


瘦林秋见鹤,断磬夜闻螀。

起看海日晓团团,更挹神灯照夜阑。
百万杉松双径杳,三千楼阁五峰寒。
蛰龙何在渺难问,古井于今竟不眢。
凉气生毛骨,天高露满空。
二三十年事,一百八声钟。
绝顶人不到,此心谁与同。
攀萝扪石上崔嵬,为访名师特到来。
碧眼望穿红日际,青鞋蹋破白云堆。
松涛振壑鸣天籁,瀑布舂岩动地雷。
五峰相望势如掌,中有绀园閟龙象。
坦爱曲道两盘回,不知身出浮云上。
浮云悠悠覆朝市,朝市小人鼎中沸。
昔日道师开法筵,老人化龙去山前。
至今胜迹冠西境,高第相传为敬田。
平生自得物外趣,尔来更薄区中缘。
雪天元自冷,何况是山中。
双径冲寒雾,千林战晚风。
室中人已定,炉内火常红。
百年登眺问谁宜,涧转林回石磴危。
潮落空江秋笛起,云生虚室夜钟迟。
庙门雨黑愁山鬼,阶草霜黄集野麋。
忆昔苕溪登径山,童孩无识空跻攀。
但见五峰削玉倚天外,兼闻众木戛乐下云间。
振威何人喝石裂?行脚有僧挑月还。
王郎缚笔住湖州,翰墨场中得纵游。
心力尽于初画妙,眼睛全在一毫头。
青春好树流莺啭,白月空山老兔愁。
白头住世我无日,破衲出家师妙年。
衮绣门庭犹自妄,瓶盂踪迹不离禅。
鸡催晓月人奔渡,雁唤西风叶满船。
忽在白云上,如浮沧海中。
云消常作雪,天近但闻风。
谁问栖禅宅,曾为避暑宫。
相见忽秋初,言诗足起予。
身虽披坏衲,手未释群书。
双径云多润,诸山木易疏。
心远人间世,灯传国一禅。
静中无剧暑,诗外总闲年。
挂锡云生树,烹茶月落泉。
闲宵散积抱,澹然得心妙。
蛩冷暗响流,灯静寒光掉。
星河累明灭,崖溜落渊奥。
苍苍乔木五峰齐,十载江湖忆旧栖。
丘壑芝兰香雾上,金银楼阁彩云低。
秋风怅望辽天鹘,夜雨悲凉冢上鸡。
高斋宿层峦,无眠振衣起。
历历夜方悄,婉婉情自美。
浓露灌桂花,清香袭庭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