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鹤东飞过沧海,放心散漫知何在。


仙人浩歌望我来,应攀玉树长相待。


尧舜之事不足惊,自馀嚣嚣直可轻。

鹤岑有奇径,麟洲富仙家。


紫泉漱珠液,玄岩列丹葩。


常希披尘网,眇然登云车。

玉架残书隐,金坛旧迹迷。

牵花寻紫涧,步叶下清溪。

琼浆犹类乳,石髓尚如泥。

斯人负高概,情艺蔼纷饶。


触邪注冠影,雅志在公朝。


衣服近吾身,有如裘与蕉。

若有人兮山之曲,驾青虬兮乘白鹿。
往从之游愿心足,披涧户,访岩轩。


石濑潺湲横石径,松萝幂䍥掩松门。

云溪古流水,春晚桃花香。


忆与我师别,片帆归沧浪。


沧浪在何许,相思泪如雨。

丹陵五牙客,昨日罗浮归。


赤斧寻不得,烟霞空满衣。


试于华阳问,果遇三茅知。

骖鸾去。
还来太华峰头住。
峰头住。

花入高云月上天,美人相继作飞仙。


棺中彩履留何处,台上青禽去几年。


织锦悔教来粤峤,鸣筝休更问秦川。

极目飙尘表。
醉酣时、楼中起舞,楼前舒啸。
坐见四山烟雾散,是处落花啼鸟。

海上安期子,飘然与世违。


三丘来采药,万里蹑云归。


山鬼窥丹灶,鲛人识羽衣。

昆仑九层台,台上宫城峻。


西母持地图,东来献虞舜。


虞宫礼成后,回驾仙风顺。

阆峰绮阁几千丈,瑶水西流十二城。


曾见周灵王太子,碧桃花下自吹笙。

大茅西下华阳路,石磴幽花好自开。


令尹青牛何处觅,仙人白鹄几时来。


星文半夜垂银阙,云气中天捧玉台。

此地曾闻控鹤来,三人同礼七星台。
一溪烟雨知何处,满壁丹青翳绿苔。
九曲溪流枕上听,白云遮断数峰青。
金鸡叫罢山天晓,鹤在松间梦未醒。
秋风一夜生庭草,落日流霞望中好。
柴门倚杖听啼猿,坐见空山白云老。
蓬莱峰畔铁桥横,中有泉源近玉京。
曾随鹤驭去,云外挟飞仙。
玉袂一为别,金镳遂杳然。
青鸾书不达,弱水棹难前。
蕊珠金帐甲屏连,衣剪春云绣紫烟。
鹤背刚风秋万里,夜凉飞下九重天。
水晶台殿晃晴光,云母屏开夜月凉。
两两素娥乘白凤,桂花香里舞霓裳。
天风吹散赤城霞,楼阁参差阿母家。
三岛仙人开宴罢,金盘留得枣如瓜。
彩衣童子著青裙,海上傅书驾白云。
日暮幔亭箫鼓动,曾孙谁见武夷君。
玉洞春深护暖霞,一溪流水泛胡麻。
祥风吹动三珠树,顷刻纷开五色花。
瑶池路隔海天高,阿母春云入绣袍。
方朔小儿真狡狯,分明三度窃蟠桃。
霓裳霞帔晓翩翩,稳驾天风鹤背仙。
信是玄洲春不老,紫云苍玉满芝田。
千岁桃花一夜开,赤城霞气满瑶台。
西池阿母将临驭,先遣双成跨凤来。
明月流辉满太虚,仙游一枕梦蘧蘧。
帐寒云母秋无际,不见青鸾海上书。
九华灯影灿银缸,十二琼楼叠绮窗。
夜静月明双凤下,玉箫何处度新腔。
身世飘飘一羽轻,蓝桥无处觅云英。
满天香雾空蒙里,仿佛瑶环步月明。
洞口拾瑶草,石流正淙淙。
寻源信轻策,一径披鸿蒙。
攀缘杂花岛,乱聒松桂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