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携漫刺访朝官,争似沧洲把钓竿。

万事看从今日别,九原叫起古人难。

菊花到死犹堪惜,秋叶虽红不耐观。

鲈鱼忆鲙松江玉,船作浮家当渔屋。


寒窗梦着雨中蓑,长钓复垂波上竹。

心知游路岂复无,颇如六鹢飞宋都。


小巫羞涩见大巫,神气比公真蔑如。

公哦新诗戛鸣玉,欲办陟釐须满屋。


谁遣蓝田丘壑人,来吹缑岭参差竹。

平生仅识之与无,敢攻诗城跨二都。


归舟欲上知可呼,念舍公去何所如。

十事如意八九无,暮年犹喜见子都。


那能从公得三绝,但可一身观六如。

平世欲献初无玉,何尝生存梦华屋。


苦遭田父亦与饮,不问主人时看竹。

老此安能为有无,曹会岂可当大都。


弹丸脱手盘走珠,句然如此今谁如。

蕴石知公似荆玉,谁作玙璠荐王屋。


白髯应笑虎头痴,青衫谩把鱼须竹。

君房言语举世无,射策未许蒙帝都。


巴人下里不足数,云韶九奏方纯如。

铅刀不可切坚玉,敝筐岂能持大屋。


强驱跛鳖当前锋,看公诗成如破竹。

衰翁久已一故无,聊睇逸骥方过都。


公是风流小摩诘,我为无用长侨如。

无方可试蓝田玉,空想云庵卧玉屋。


赖有人间百尺楼,下临此地千寻竹。

此君那可一日无,桃花不复怨玄都。


得公明月千斛珠,我羞鱼目真不如。

乌衣诸郎美如玉,笑我秋风卷茅屋。


才高渠是判花人,头白吾羞汗青竹。

寒窗有意过我无,雍容车骑子甚都。


更当为作子虚赋,王郎文彩今相如。

五十九年蘧伯玉,家无担石居无屋。


喜君马上风前诗,似我南坡月中竹。

君方还邑里,我复离家园。


交臂仍相识,伤心孰与论。


过桥闻访寺,带雨共归村。

四海尽王臣,多君历苦辛。


绳桥独往路,雪岭几时春。


哭子余枯眼,休官一病身。

质朴古风存,家连水竹村。


旧蒙公子爱,兼得里人尊。


客至频倾酿,闲时自灌园。

共识王孙贵,吾知长者贤。


逢人多话旧,爱我竟忘年。


对饮频辞酒,相思却放船。

橘雨初消,杏檐还湿,篱花新黄。
雁字风刀,一绳吹断,楼小斜照长。
江湖载酒,柘西招蝶,可怜都隔词场。

无多屋宇,阑干几曲,垂荫不用五柳。
秋香早觉墙阴放,偏是苦吟时节,最怀良友。
雨歇门前双桨至,喜共对、琴尊清昼。

海上相逢道不孤,封侯残梦尚模糊。


要将十丈鹅溪绢,乞写天山破敌图。

山海罗胸尔许奇,苍然古色现须眉。


平生误博丹青誉,牢落闽南老画师。

三绝几同谢琯樵,毫巅馀力尚超超。


画家亦有桑钦笔,注了南条注北条。

门傍清溪长自扃,阴阴丛竹绕幽庭。


地偏南郭人堪隐,秋尽困篱菊正馨。


笑傲百年惟稼圃,风流两世擅丹青。

苍洲无恙在,依旧匝溪湾。


阑护竹三径,屋环梅数间。


幽池生草梦,危石绣苔斑。

何物人间可上心,此君此老爱能深。


圆通每恐忙边失,虚直还于静处寻。


挺实正堪留凤鸟,截筒真拟奏韶音。

精舍西河为客开,竹林当日集群才。
匣中寒色双钩出,句里飞涛八月来。
捐佩只今荃蕙远,废诗不但蓼莪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