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人何计亦何思,许国忧民适此时。


寓兴中园为远趣,托名华榜有新诗。


数株碧柳苍苔地,一丈红蕖渌水池。

篸山奇绝送归时,曾榜新亭号所思。


桂水只今湘水外,他年空有四愁诗。

东风著物本无私,红入花梢特地奇。


想得霜台春思满,一枝聊遣博新诗。

未须比拟红深浅,更莫平章香有无。


过雨夕阳楼上看,千花容有此肤腴。

幽山只合付幽人,宁淡相求自有真。


冬树得霜齐气色,秋英馀露转精神。


剪芜植荫非徒尔,选胜栖玄念宿因。

一榻初悬静者轩,千峰幽意此中存。


春池草色经秋碧,晓谷林烟向日暄。


绿墅堂开松竹径,辋川图写薜萝门。

碧云流影就幽芳,明月含情待夕阳。


幸可须臾收物象,且将寥廓驻时光。

翳然林水濮濠间,鱼鸟亲人合闭关。


不用行云依晓岫,恐妨初日照寒山。

眼际青山又白云,一般幽意两氤氲。


未妨远绪时牵惹,欲令孤怀细剖分。

晓踏空林万叶飞,偶循幽径结山扉。


几枝霜干横清影,一抹寒烟守翠微。

物外人寰尺地开,冥搜远瞩万殊该。


已教四野云风合,长使诸峰日月来。

野日荒荒上窈峦,山风飒飒下奔湍。


清深共入幽人眼,冷暖何须别样看。

杉桧郁参天,山深含紫烟。


秋高霜露里,落叶满亭前。

百草在中野,霜露零悴之。


君子怀古先,怆悽以遐思。


筑亭墓田下,负土起崇基。

举世针磁觅秀峰,争从窀穸问穷通。
喜君笃孝诚尤至,追想慈颜事已空。
积毁到今犹瘠立,因知卓行不雷同。
自幸知韦布,相期到庙堂。
一朝天夺鉴,千古地埋光。
春雨松凝郁,秋风草萎黄。
老根怜苍龙,芳粒长新稚。
眷言丘中人,苓珀共千岁。
晨瞻露华明,夕眺烟影翠。
结庐守丘垄,种柏长孙枝。
不为城府屈,况求时世知。
曾无彩衣梦,谁有角弓诗。
源发岷峨可滥觞,滔滔东注接扶桑。
最怜之子思亲念,个样渊深个样长。
后庭花落金瓯碎,《燕子》《春镫》等儿戏。
岂知世有醉乡民,尚作承平旧时意。
月波楼头清若空,时亦小滴真珠红。
李白骑鲸飞上天,江南风月闲多年。
纵有高亭与美酒,何人一斗诗百篇。
主人定是金龟老,未到亭中名已好。
自承遗训莫窥园,云满地亭草满轩。
啮指音容还冉冉,伤心风木故翻翻。
呼天欲报难为德,阙地何由可徼原。
偶阅台池旧,俄成岵屺哀。
遗踪无可问,手植宛新栽。
亭小存堂构,园荒半草莱。
每从月朔涉芳园,雨露凄其对此轩。
鸟绕深枝啼不定,梦依修竹泪偏翻。
居遥曾莫馀三里,音隔那当是九原。
道上春风吹客衣,亭前碧草澹春晖。
凭高忽若瞻云起,倚杖空怀负米归。
水落江寒冰未解,土暄林茂笋初肥。
今年二月扬江舲,烟中瞥见焦山青。
鹅毛风利那得泊,枯木堂远心洄潆。
夙闻周鼎不可见,仰首徒叹山岭嵤。
刘伶嗜酒颂酒德,此中真意犹未识。
荷锸青山随处埋,如何不葬陶家侧。
吾曹剧饱自天性,少喜酣呼老犹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