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斑斑吾鬒发,已老是姿年。


欲饮无吴酒,长吟只楚篇。


南风吹水淡,朔雪化云鲜。

明年吾六十,得作伏波无。


益壮先神智,全归后发肤。


风云须惨淡,天地久荒芜。

稚子唐巾小,双双作汉装。


未能怀故国,亦解问先皇。


玉几瞻天际,云旗想帝乡。

元日晴明甚,寒消昧爽时。


花添开岁事,莺速立春期。


一室衣冠独,中华故老谁。

一元过六十,复自戊辰开。


王气今年转,天心昨夜回。


暖风初拂柳,春色早惊梅。

鼎湖龙去久,四十又三年。


神圣偏亡国,忧勤未格天。


书王多史法,报主有诗篇。

鸡鸣肃冠服,北面拜威皇。


弓剑长如在,陵园不敢忘。


元年犹此日,正朔更何方。

忆昔先皇帝,元年此戊辰。


久无王正月,徒有汉遗臣。


草野私哀痛,渔樵愧隐沦。

年重月,月重光。
万瓦千林白似霜。
扁舟入醉乡。

分宜七里逢重九。
篱根无菊尊无酒。
萧飒鬓如蓬。

朔旦生朝同贺,寿觞社瓮齐倾。
湄湘原是小东京。
著个风流贰令。

令节无过七夕,今年已隔三宵。
奔驰五百里而遥。
行止非人所料。

六十余龄两戊辰,今辰犹是未衰人。


青藜杖弃长行健,绿柳条新远望真。


早起书云聊卜岁,不须曝日已知春。

凤兮凤兮德未衰,九苞耀采垂天来。
倏然鹏程翔九万,不比孔雀五里一徘徊。


又如行空腾骥足,无劳风人我马歌虺隤。

料芳姿记省,护烛底、轻阴池阁。
夜深照妆,妆成春妒却。
铅黛零落。

忽忽动中私,人间何所之。


老过离乱世,生在太平时。


桃李春无主,杉松寺有期。

白发久慵簪,常闻病亦吟。


瘦应成鹤骨,闲想似禅心。


上国杨花乱,沧洲荻笋深。

生还淹迹倚荒庐,懒散经秋赋索居。


双泪弟兄挥酒日,寸心关陇望乡馀。


腊晴柳日辉辉动,春逼河冰滚滚虚。

乞得东郊未老身,顿教礼芑失元臣。


海鸥巳狎忘机客,楚凤从悲岐路人。


一饭何曾遗圣主,二毛真欲感比邻。

圣主初元,星回佳候,物意嶙峋。
沉香火底,爆竹彻明闻。
正值调和玉烛,遍寰宇、尽人阳春。

如何身世两悠悠,日月相穷不自繇。


欲入初春添一老,有怀今夕结千愁。


客中酒债残年送,梦里乡心五夜收。

东南多胜友,如斯复几人。


岂惟才力壮,能令气声亲。


披襟明宿昔,怀抱各清新。

螭头天乐动,洗耳听薰融。


日月流初照,风云及远躬。


幸无安饱志,时出淡宁衷。

怀抱依三策,遭逢此一时。


看花从马背,释褐向龙墀。


事业无穷日,文章有用期。

四时有去来,逐客久不至。


天运尚可量,人事谁能计。


昨夜梦见之,仿佛精神契。

吾家风物富檀栾,最爱青青耐岁寒。


千里归来面苍玉,不烦时复报平安。

欲识交情久远期,十年方和和韩诗。


他时更践诗中语,偕隐溪山不可迟。

蕙兰憔悴菊萎秋,叶底藏春已数头。


诗客不知花韵别,却言空结雨中愁。

同日种松今合抱,后来栽柳已参天。


笑看轩外黄杨树,我亦如君厄闰年。

东风易阴晴,一雨晓便止。
舍舟欣徐行,乌鹊声为喜。
岧峣石林谷,苍翠间红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