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明月照澄波,上下一轮映。
邻舟小儿女,备作妆台镜。
峰峦塞虚空,去天仅盈掌。
江流百千折,势束不得放。
两崖蔽深丛,烟云色莽苍。
正凉霞绀海,漏瑟转、西风微掣。
小山丛桂,留人馨半灭。
却值佳节。
风悲日淡奏金笳,毳幕临关四五家。
春色忽从天外至,跨驼边女帽簪花。
袤延蓄气地转陡,鼎州之尾五溪首。
奇峰嵯嵯矗星斗,磅礴盘旋忽左右。
非土非石凝结千载久,风沙抟出造化手。
鲰生制为测海文,晋卿陋之夸以诗。
铿经发图享灵怪,青红满纸声弥弥。
天下嚣嚣尽何有,苍公幻化文人嬉。
万峰亘巴巫,江势不得展。
乾坤腾怒脉,水石声如喘。
澜翻气弥盛,阪触流愈转。
江流欲无险,峡势尚未平。
峨峨夷陵山,遑肯西南倾。
怒石指上流,力与惊涛争。
残梦扶头酒半消,一重霜气湿帘腰。
堠亭戍卒低吹火,野树山僧早挂瓢。
衰柳河桥犹有月,荒芦村港不能潮。
阵云阴阴作愁绝,东溪一夜溪流赤。
滩头石碎挂死人,死人多于滩头石。
我来维舟延福门,路旁纷纷走避贼。
榻旁鼾睡容难信,画里登临旧有情。
立马吴山前事在,神州回望泪纵横。
前身在何所,遮莫住蓬莱。
梳罢云侵髻,妆馀月作台。
斯人偏不偶,天意讵怜才。
扁舟西来傍山宿,山云横江压船腹。
晓来忽失江上山,浮空一握青孱颜。
云移波动山失据,白云载山欲俱去。
丫头小女十三余,楚楚风姿画不如。
山似黛痕波似镜,把竿间钓子陵鱼。
峰角花秾不可攀,峰根草长又谁删。
驮从急溜声中过,樵向浓云影里还。
千百杉松排岸直,两三雅雀啄泥间。
沿堤路白映明沙,拂面风轻碾犊车。
秋树夕阳鸦作叶,白墙寒雨土成花。
非关北郭长耽隐,却为南村又徙家。
村落萧疏瓦屋稀,槿篱花谢杞苗肥。
趁虚客度深林散,看剧人从近市归。
柳外佛镫双碣废,岸边渔火一星微。
晓巘映朝暾,人家野水村。
楼残遗堞立,寺废古钟存。
解冻春云漾,呼鹰猎马驯。
阑干十二缬帘遮,兽栋鳞鳞鼎贵家。
莫道楼台无地起,满城秋色半槐花。
枫桥酒味胜官坊,随分红裙取次妆。
月照乍圆新气象,僧闲不减旧风光。
一桥地势横分水,两岸人家竞采桑。
爽垲虚明小洞天,巉岩垂乳类锋铦。
薰风习习来三面,夏雨萧萧欠一檐。
指顾群山劳应接,徘徊归骑纵观瞻。
花外风来夹腻香,片云谁遣下巫阳。
不须回首频相顾,彼此伤春易断肠。
翠峰斜倚侧金翘,罗带萦红罥碧桃。
应是春愁禁不得,东风深院粉墙高。
拾遣诗视孔子道,豫章配孟颜后山。
自馀众作等别派,彪虥狸豹虎一斑。
我修直笔公万世,议论不到甘嘲讪。
娉婷游女步东园,曲径相逢一少年。
不肯比肩花下过,含羞却立海棠边。
自昔桂阳名此山,登楼恍若见林端。
山中固有诛茅地,却许吾人背面看。
海上多风色,青山与屋齐。
禾堆深卧犬,树杪忽闻鸡。
白酒清无曲,青裙老未笄。
海门日出破江昏,潮入中流砥柱分。
白石不消千古雪,乱鸥忽起半沙云。
香粳红粟来吴饷,犀甲戈船到水军。
台躔初见黑头人,受策延登圣眷新。
莫怪三公更年少,单于惊起贺贤臣。
处处残骸拄,腥风拂面过。
天心宁好杀,人事或干和。
一骑飞摇鞚,中宵唤渡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