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太霄帝君神霄府,一日玺书行海宇。


筑宫奔走谁敢后,万牛挽材山作础。


步虚夜半落云间,玉磬漻漻鸾鹤舞。

海峤黄金刹,安禅不记秋。


来膺臣宰召,归泛越人舟。


达性融三界,随缘极四流。

莫认双林是佛林,禅栖无地亦无金。


塔前尽礼灰来相,衲下谁宗印了心。


笠象胤明双不见,线源分派寸难寻。

年年不放春闲了。
今岁衔杯少。
来时柳上浅金黄,归路玉绵吹帽。

白道萦回彻上方,薰然风信满归航。


五芝岩秀经行熟,千柰园深宴坐凉。


吟久半轩移海日,定回诸壑散天香。

曹溪有真嗣,是名大知识。


得法三十年,堂堂坐岩石。


忽徇云玺招,暂屈冥鸿翼。

峻极压沧溟,清居聚百灵。


重门深閟邃,绝涧远湛冥。


客问无生法,人游不死庭。

便访山僧亦偶然,何曾同证石头禅?


三书难定儒林案,笑看中天北斗悬。

闲向山僧理旧闻,佛楼携客话秋云。


谁知八部天龙力,曾护昌黎谏佛文。

寒钟声送暮云飞,铜绣桥边客棹归。


极目隔江烟树里,峡山孤塔上斜晖。

山钟飞作郡楼声,访古人来百感生。


叶叶莲花开怪石,留衣亭畔独题名。

无复山神护法时,萧条赐额冷云楣。


重扶一片空山石,来读先朝运使碑。

难振宗风似昔年,两山狮象卧寒烟。


佛门各斗无边法,僧讼传家袖影田。

唐颠宋蹶电中过,佛法其如世运何?


一例称师更称祖,可怜人拜大峰多。

铜壶水竭荔无阴,镜塔荒凉古藓深。


妙法莲华随劫尽,萧萧落叶写经心。

漠漠荒山仗佛开,千年古木半摧颓。


惟应一勺灵泉水,曾照元和太守来。

十月虹桥买棹行,临昆山色眼中横。


更无东晋残碑在,一抹寒芜故县城。

少室久传西祖印,京华时不等闲寻。


黄枢慕道飞书密,紫禁知名示宠深。


一法遍垂春雨润,群生皆悟海潮音。

杯渡移从西域来,一枝五叶翠成堆。
谢师致此为吾寿,使向湖山深处栽。
英雄学儒必学佛,天人战胜持定力。
英雄为将即为僧,大义了了明心镫。
常州城东护国寺,毅魄英风照青史。
饵茆仙去绝遗踪,屹屹孤峰倚碧空。
空使时人想飙驭,寸心长惑有无中。
凤凰山色似晴光,半入青云两翅张。
谁谓太平宁有象,峰峦犹学瑞禽翔。
看收数罟买鲜鳞,纵在深池是亦仁。
但使校人诚子产,自然微物遂天真。
蛰龙潭上木阴森,百丈垂丝未度深。
蟠屈只应如傅说,俟时腾跃作商霖。
天悟迷人亦自然,团团石镜为高悬。
潜令演若狂心止,忘照回情学坐禅。
拂云苍翠势嵚崟,玉印分明带秀林。
变化固非缘堕鹊,天将宝玩镇幽深。
欲渡银潢上九霄,回头云路正迢迢。
谁知略彴由天造,全胜间关履鹊桥。
由来元化作钧陶,赋象香炉峰势高。
恰似羌庐山下见,不容太白独抽毫。
闻说丰隆为剖开,非关星陨自天来。
数齐元凯峥嵘势,不是寻常作削材。
屏名锁翠势弯环,境胜全疑出世间。
枕石眠云乃其地,谁能先向此中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