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夫子本清白,芳名亦难朽。
岂无富贵家,灰飞竟何有。
之子读遗经,青年盛文翰。
皦皦丹凤雏,居然立霄汉。
一代吕家府,风流重此邦。
重来还记取,双户对寒江。
夫子虽云亡,未绝词垣笔。
尚有代言书,昭昭比星日。
鹤发太夫人,见我动容喜。
再拜升高堂,怀贤不能起。
已别门墙久,犹能识旧奴。
遗书三万轴,还似旧时无。
先皇临御日,夫子最蒙恩。
共说青山下,双麟表墓园。
隔地三千里,违颜十八秋。
悠悠生死恨,今日过林丘。
雍州雄峙太华山,桃林古塞当潼关。
四方削成玉井上,莲花矗立谁能攀。
苍松樛枝半空起,蛟虬飞入青天里。
骋望遥天云,迢迢带城阙。
关山一笛声,况是高楼月。
半生湖海梦钧天,此日云霄奉御筵。
虞典孟郊神并享,镐京春燕礼无前。
黄分内酝惊殊宠,红戴宫花忆去年。
客里幸相逢,青灯几夜同。
笑谈机械外,操履准绳中。
学问关宗旨,功名袭祖风。
自从删变雅,谁复许离骚。
顾我知音少,逢君着眼高。
江山成疾锢,笑语破愁牢。
高庙中兴初十年,大参内制馀百篇。
心声之发动夷夏,手泽所存传子孙。
得其传者孙之嫡,参自道根至枝叶。
一合乾坤罗万象,中有连天云锦帐。
分光日月两轮间,聚荫神仙十洲上。
盘缃错缥天上无,若为云锦如许都。
转徙庐陵邂逅间,青灯相照稔相看。
那知文社春随冷,未放交盟血便寒。
腰强岂犹便敛板,手闲何不试弹冠。
言别富沙士,回头五六年。
试询今健否,见谓尚依然。
效意倾新酿,忘怀诵近篇。
道出武仙县,因依识尉仙。
貌相交以礼,心自许其贤。
学问追前辈,功名付晚年。
丈人才硕古人看,翻为明时爱惜难。
豸历秋山澄月霁,舟横春雨酿溪寒。
文章世济兰阶美,昼锦筵开菊露团。
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。
滩声自潺湲,崖壁炫青紫。
鱼濯碧波□,□□□□□。
山远云连树,溪回浪涌沙。
叉阳村墅水,唤渡过谁家。
烟树苍茫带远林,青山茅屋白云深。
衡门昼掩无尘到,扶策应知觅赏音。
挺身己自出泥污,况复同根更并居。
兄弟重闱青帐幕,子孙齐见黑头颅。
秋风太华名双美,夜月西湖影不孤。
□□因筑树萱堂,万叶千花长砌傍。
吁日凤凰□□淡,梳风鹦鹉翠翎长。
板舆慈母春行乐,彩衣□儿日献觞。
将军少年英气豪,学剑论兵谈六韬。
龟纹璅甲紫丝辔,虎皮鞍鞯红锦袍。
三尺雕刀两斛力,八岁龙驹双佩刀。
圣世绥屏障,臣穷励雪冰。
回天资大力,指日见中兴。
野寇黄巾尽,元戎白旆称。
石头城阙下,又见出降旗。
巢破林鸮殒,坛焚社鼠悲。
跳梁终胆折,读檄足心夷。
移家久傍贺兰山,卜得幽居水竹间。
冰镜光涵丹凤尾,翠云阴护白沙湾。
雨涛夜鼓溪头涨,风箨晴抽谷口斑。
有汉推猿臂,前朝重虎臣。
茧丝宁作障,执秩足其民。
半壁凭榰柱,群陬失抚循。
征商转饟用士人,湘淮以建中兴勋。
先生戎幕显儒效,寿不副德官能贫!
叙劳褒䘏君相事,素位而外皆浮云。
遗经垂诫五十载,至竟清白昌后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