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偶然来赋瓦梁行,乱后欣闻醉客声。


村戍火明人指路,江城风静夜鸣钲。


对床听雨他时念,拨火哦诗此意清。

山雨留樽记此来,临池儗泛碧筒杯。


邑中故友能相间,阶下宜男方半开。


胜日偶陪珍日醉,轻风又送彩舟回。

泛秋入禾乡,钝舟无期程。


西风吹官河,其壤惟新城。


云围畎亩遍,星零聚落盈。

清香凝燕寝,春色遍龙舒。


市井无遗地,人烟有定居。


柝声营屋邃,帘影酒坊虚。

杳杳青云间,崒嵂黄金台。


行人多苦寒,常恐北风来。


渐近始分明,熟视惊还猜。

忆昔扁舟自西下,二堡相望无一舍。
吴藩判枢翻覆儿,窄衫小弓矜骑射。


归人重经但流水,豆陇弯弯低复起。

震霆人马俱辟易,挥鞭不复能掩聪。


枣叶沉沉过冻雨,柳陌萧萧来晚风。


失马急追怜从者,负薪徒涉念衰翁。

峨峨嵩少精,皎皎河洛秀。


东都谁经始,多士传自旧。


骅骝冠冀北,尽在伯乐厩。

中朝甲第首诸王,寿母今符宝婺光。


南岳仙云飘凤驭,西池春色照霞觞。


退朝络绎金门佩,问寝氤氲画省香。

独坐燕南馆,桃灯坐自深。


还家游子路,去国迩臣心。


落月征车动,寒霜客袂侵。

一百六日春正浓,江村片水桃花通。


兰桡双飞柳底灭,船头细草摇轻红。


女郎祠前美人集,骄春粉黛花神泣。

寂寞孤村独掩门,几家灯火近黄昏。


一般寒食梨花雨,此地听来更断魂。

弟兄无分过中年,千里云山望眼穿。


地下有时还见汝,人间无路可呼天。


英魂仿佛归何处,此夜分明到我边。

春到东岩万玉斜,青毡寒映广文家。


冰枝把赠罗浮色,认是江南第一花。

已去日边远,宜春程尚赊。


呼童秣征马,带月趁啼鸦。


桥断复揭水,路穷还渡沙。

我本臞山泽,冠裳绊此身。


平生只黄卷,晚岁误朱轮。


妓舞山禽怪,驺呼叠颖嗔。

大火西驰渐近秋,送君南去独夷犹。


茅柴未尽同乡意,凫舄争迎百里侯。


人不随波终自在,道能济物更何求。

日暮西风急,黄尘扑马头。


村藏平野树,酒记旧家楼。


候馆听鸡发,征鞍对月收。

丁卯桥边溅急泷,夕阳连瞑下蓬窗。


即今无恙烟波路,谁为看山夜渡江。

故园梅讯计全非,东郭人家燕子飞。


岁岁花开无好咏,春随诗老一并归。

瞻拜遗容思渺然,明湖衰柳尚吹绵。


问谁续赋青旸道,寥落行踪三百年。

淮海登飞观,欢言解客劳。


湖含千舸阔,风引二城高。


岁酒殊乡对,春鸿霁雪飘。

紫陌游飙驶,红尘大陆驰。


氤氲烟共袅,惨澹昼能移。


附岂禆南岳,流将断积澌。

景物探幽邃,风光解送迎。
林峦多变态,登眺屡移情。
南北身无定,欢娱感易生。
飞阁淩霄起,登临入望宽。
江声流槛外,山色扑檐端。
时序清秋晚,风霜白日寒。
入门披竹露,觅胜信芒鞋。
瑶草潜幽涧,山花坠古厓。
烟霞如有待,樵牧且相偕。
舍舟登彼岸,策杖踏秋原。
苔滑欹桥路,云生古寺门。
溪山娱老性,尊斝就名园。
肩舆出近郭,引缆赴遥岑。
兴发淩虚棹,心清浴水禽。
岸沙疏雨润,村路白云深。
百战兴亡地,千秋眺望情。
荒溪量白骨,明月吊空城。
霜冷鹰秋击,灯昏鬼夜鸣。
中和偶向此枝丛,友爱当知吾意同。
十世共居尤盛事,一家三代共春风。
试看华萼相扶处,正在闺门载翕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