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危槛凌风出半空,怪奇造化欲无功。


天垂缭白萦青外,人在纷红骇绿中。


日月匆匆双转毂,古今杳杳一飞鸿。

平生高目看儿童,晚喜低头拜鲁公。


政恐父师千载后,未输丞相百年中。


投诸魑魅知何事,碎得狻猊有底功。

紫衫抛后鬓全鬒,六见桃花源水春。


题笔不为绵上语,灌园偏忆汉阴人。


行藏盛世难论迹,离合中年总爱身。

怜君新筑晋祠幽,五柳当门山满楼。


昼永琴樽宽自得,春深车马僻难求。


孤云似客能分坐,片石闻禅解点头。

嗟君独有惠芳妍,才咏桃夭即断弦。


从父早敦黄鹄节,教儿先补白华篇。


维摩座侧惟天女,王母池头是萼仙。

之子端居亦学禅,新闻丈室市亭边。


光吞万象非明日,香散千葩是净天。


大小罗浮当户外,东西江水到门前。

我有西施台,芙蓉四面开。


一声洞庭笛,天上月飞来。


白露凝罗袂,明湖泻玉杯。

圣主忧夷貊,屯师剪束钦。


皇家思眷祐,星使忽登临。


用命期开国,违天必衅砧。

一个闲身去复还,读书声里款重关。


江城旧别人三载,隙地新添屋半闲。


草自离披应任长,竹凭疏密不须删。

负郭依山结筑牢,到门唯见一峰高。


翚飞轮奂饶云物,凤食琅玕足羽毛。


东阁书声喧彩服,西轩茗色醉方袍。

林间高枕已多年,意外茅茨换瓦椽。


依旧云山还觌面,从前烟雨不归天。


看来形影原非我,认取虚空未是禅。

僧老门高谁占先,相闻趺坐五千年。


弥勒下生犹不起,蒲团铁铸也应穿。

日移花影上疏帘,香鼎烧残逐旋添。


春事已随诗入梦,一庭芳草绿纤纤。

白云尽处青山小,红雨飞时绿树新。


佳致仗谁同管领,野禽啁哳话深春。

花木中间著小亭,檐虚不碍两峰青。


数声啼鸟闹中过,不似家山子细听。

日抱吟情到此亭,卷帘孤坐看云生。


诗怀恰与云相似,一点悠然度太清。

腹稿林峦,首邱云水,弹指须臾即现。
泉脉蜿蜒,费芒藤寻遍。
喜霎逢、龙吻飞珠,蛇鳞赴万,音韵琤瑽千变。
十年人事经千换,何物能容一滞淹。
重过秭园寻旧葺,更留清酌停春檐。
朱梅绿桔方争艳,白发苍颜已漫添。
司寇菟裘地,翳然林水间。
一从辞北阙,四海仰东山。
君接夔龙武,曾随鹓鹭班。
凿翠开罗嶂,平看列岫分。
高林不受暑,幽磴半流云。
戛叶闻蝉唱,衔花过鹿群。
筑得幽居典却衣,土床茶灶厂荆扉。
白云自许时来去,不放红尘一点飞。
夕照穿林暮霭收,出门忽见月如钩。
幽人曳杖来寻伴,一笑能令万虑休。
新筑茅亭涩勒间,蒲团坐久欲忘还。
道人应供归来晚,只有野僧相伴闲。
小隐隐林薮,大隐隐金门。
先生非仕非隐,何处置琴尊?莫是壶公壶里,更向巢父巢内,分得一窝云。
不用凿坯遁,长足葆吾真。
涪江驶清浏,四山玉连环。
中有一掌平,万井浮晴烟。
莺花随世界,妙语发天悭。
蔚蓝水中天,岧峣千万重。
楼观耸烟霞,光景浮星虹。
天上老仙伯,万劫冰雪容。
圣道如太极,品汇自生成。
二人各言志,点也心和平。
春风发高咏,怀哉沂水滨。
买得幽溪绝世尘,林间车马到无因。
茅庐新就堪招隐,松菊移来散及邻。
薄暝鸟归临水树,傍崖鹿趁采芝人。
劳君一上仲宣楼,举目风尘动客愁。
插竹未曾开蒋径,诛茅岂是爱荆州。
汉官剪彩呈春燕,周代尚青迓土牛。
几年高兴拟登台,此日肩舆偶上来。
画里水曾夸震泽,望中山欲问蓬莱。
风神似与仙灵遇,踪迹从教野老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