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贴水新荷卷未开,隔墙风送落花来。


兔葵燕麦应相笑,前度刘郎去又回。

江上寻梅棹发。
烟波尽处孤帆灭。
邓尉繁花明茜雪。

刻意伤春杜牧之。
泪连丝。
千秋一首杜秋诗。

南渡衣冠近百年,四朝安稳在吴天。


斯民何幸归仁寿,咸戴慈仪五福全。

盛典行长乐,秋光溢寿樽。


后仪崇太姒,帝服见曾孙。


遥想重闱集,咸推六殿恩。

际擎盘捧出,照烛烧余,美人醒醉刚半。
盛露渲颜,殿春婪尾,尚觉寻芳非晚。
舞罢西施,延来娇客,连天晴暖。

形胜任争战,京口锁双丸。
蓬瀛清浅红尘,今已涨金山。
北固江山天限,南服衣冠人换,六代百年间。

银涛渐溢江南路。
泛短棹、轻帆去。
破块跳珠知几度。

年时江上垂杨路。
信拄杖、穿云去。
碧涧步虚声里度。

一世危肠赋悯征,江城梦断到边城。


晚风不送采莲曲,落日唯闻喝马声。


长似竹枝愁远客,重于陇水恼无情。

鸾弦凤曲交重拨。
楚雨巫云浑一抹。
寒侵绣幌故垂垂,果粥来朝传蜡八。

文园玉柱纤纤软。
心许琴弦声乍远。
指挥五凤恨难飞,目注惊鸿亲贴面。

春思萦纡乍发。
愁芳径、草迷裙灭。
惹鬓烟光拖绛雪。

青琐窗命,红粉态浓,镜开莺燕昏晓。
扫眉微笑。
惊蓦地、玉管声飞才调。

钿车合向南陵路。
恁拾翠探芳去。
婉约茅亭知几度。

板桥霜色带芳篱,四海才名怅昔时。


流水竟孤琴一曲,临风长见玉双枝。


藏书曝日恩犹在,裹革终天泪总垂。

三年牢落荒江路。
忍明日、辄帆去。
冉冉年光真暗度。
丛篁深翳景,草木未知春。
晴漏林间日,寒生水上蘋。
萦纡通邃径,寂历远嚣尘。
房公巧栽植,花发四时春。
有竹能环水,无风不动蘋。
人亡留粉像,客至谢红尘。
清宵盼盼银河路。
只惆怅、华年去。
密约芳期经几度。
把酒从来不可期,吾降今日少人知。
但看建德安民榜,便是虚翁德政碑。
垂杨绿遍来时路。
更几日、雕鞍去。
夜夜随君残梦度。
流莺恰恰声盈路。
且随梦寻芳去。
只觉兰风吹暗度。
千峰百嶂宜州路。
天黯淡、知人去。
晓别吾家黄叔度。
宫师弥寿降尊时,顿觉光华满郡扉。
况属炎晖初可畏,未逢秋爽莫言归。
山堂酒嫩浮红蚁,石缝茶新碾翠旗。
浓云细霭迷江路。
天不肯、人归去。
明月别来圆两度。
双扉松底江干路。
但梦里、幽寻去。
曾趁东风游几度。
托宿依山寺,开帘薄雾封。
山声摇海月,客梦入秋钟。
泉落赴幽谷,鹤归巢古松。
少年同学款茅茨,愁思潸然欲语迟。
乍见一惊新耳目,关情频叹旧须眉。
休于象服论今昔,且爱书斋接水湄。
邀客十分饮,送君千里归。
情随绿水去,目断白鸥飞。
松菊今应在,风尘昔已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