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侬家五柳庄前住。
是个没牵挂耕父。
趁春忙、短笠轻蓑,耕破一犁春雨。
侬家笠泽矶头住。
是个快活煞村父。
几回将、牧笛横吹,声断楚天秋雨。
侬家少室山中住。
是个半鹘突樵父。
蹑苍苔、穿遍疏林,担上横挑风雨。
南陌尘如雾,北窗清有馀。
虽无彭泽柳,已富邺侯书。
昼永禽音缓,门闲马迹疏。
浴日池光初炯炯,三春禽语已关关。
珍台闲馆波涛接,太液昆明伯仲间。
玄玉琢为池,潭潭可容尺。
圆侵震泽璞,润带端溪色。
麟台雠书御史孙,挥毫应敌妙语言。
人生苦南北,相见出偶尔。
喧阗都市中,乃复遇之子。
东莱遽别后,故人今有几。
画省深沉天上居,道貌日与尘客疏。
天公恐我太寂寞,更遣两仙同校书。
名臣已去骑箕尾,尚有规模在新史。
奉灵池馆锁幽深,遗迹凄凉故老心。
维岳云车时一下,直疑弦管有来音。
芸编校罢得嬉游,池馆虽春爽似秋。
同舍病郎追不及,喜传佳句到瀛洲。
平时念京国,此地惬幽情。
杨柳繁无路,凫鹥远有声。
郊原斜日下,襟袂好风生。
心迹两无累,随处有衡门。
未闻买山巢许,此语最清真。
尝笑四门博士,送人盘谷归隐,圭角苦嶙峋。
少年奇志,笑功名画虎,文章刻鹄。
永夜漫漫悲昼短,难挽苍龙衔烛。
飞藿飘零,浮云迁变,过眼邮传速。
槐阴绿。
帘卷翠屏山曲。
照眼冰壶寒并玉。
羲皇卦画本天然,首赞何劳拟太玄。
独抱遗经深洞里,不知几度绝韦编。
百年一梦欲谁何,底事容心强揣摩。
便续渊明归去引,不题工部醉时歌。
故山已恐鹤相怨,陋巷何妨雀可罗。
偃室多宾客,周南隔岁年。
我穷甘悄悄,君义独悁悁。
病著心何壮,书来墨尚鲜。
诗酒平生事,风流六十翁。
词人寻郑老,坐客爱车公。
已惜漳滨卧,那堪冀北空。
万古纲常六尺躯,可嗤杜老悔为儒。
林间已听鸠呼妇,竹外行看凤引雏。
倘有牛眠先卜兆,岂无盘谷早营菟。
唤作三才只此躯,乾坤一日可无儒。
稍馀礼义存馀脉,亟把诗书教小雏。
黑窣窣时鱼是鲁,声呜呜处虎为菟。
风定草悠悠,虫声小院幽。
无端千里望,并作一帘秋。
老木常吹雨,青山不满楼。
岂意云间胄,翻从谪戍行。
囊中携白雪,腰下佩青萍。
烈士心逾壮,吾侪气未平。
毗陵城如金斗方,往事历历那能忘。
相逢童子佩兰芳,秀发人指谁家郎。
未几重见突而长,即今不觉秋蓬苍。
才屈千人未易量,妙年文采已飞扬。
终身祇得一麾守,后日空留万丈光。
风驭不来成寂绝,玉楼何在隔苍茫。
落落孤标气吐虹,青云指日黑头公。
两行粉字平生尽,一曲龙吟万事空。
夹路衣冠如昨日,故园桃李又春风。
先生不出二十年,幅巾种树老卢泉。
卢泉水木清且妍,筑堂流水茂树间。
晁侯作记笔如椽,画栏素壁青瑶镌。
卧听高斋落叶风,清诗交咏想晨钟。
故人厚意论千载,正始遗音仅一逢。
胶漆初期在俄顷,云龙莫恨不相从。
两河郡县沦西方,西人思汉今未忘。
果园芜没白草芳,旃裘戏马谁家郎。
车箱峡口涧谷长,旄头倒挂回穹苍。
城中鼎食排翠釜,羊胛驼峰贱如土。
青衫学士家故贫,斗米束薪炊湿雨。
纵横图史照屋壁,呫嗫诗骚从稚乳。
穷秋天气少晴明,雨叶风窗夜夜声。
应为幽人听未足,不教骢马出重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