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年华开此日,朋好况相亲。
社爱莲花近,尊怜柏叶新。
清斋依净竹,委巷断行尘。
东湖几度共相期,把臂清秋每恨迟。
万树芙蓉迷渡口,一船箫鼓出江湄。
交游散落音书杳,踪迹飘零剑佩知。
水明楼外柳阴森,高士栖迟不厌寻。
海内干戈方扰日,天涯兄弟此登临。
月华空照当筵酒,羌笛谁吹塞上音。
小结山亭石径斜,探幽飞盖入烟霞。
平临坛寺三千界,俯瞰江城十万家。
槛外徘徊看海色,樽前笑语落天花。
寻春同出郭,下马问禅栖。
花梵流清霭,云钟度远溪。
山形关塞北,日影树林西。
不知残腊即春朝,时见村翁过野桥。
欲访寒梅愁信远,稀闻爆竹觉人遥。
自开画幅闲寻壑,共对铜瓶晚听潮。
八年远客一归来,又见江南两度梅。
旧曲偶随新侣唱,欢颜犹逐故人回。
烧灯院落俄残月,绕树池亭已半苔。
一雨群皆喜,今朝情亦均。
半生五十日,相对二三人。
意气楼中远,园林眼下新。
野色层城迥,湖光曲槛通。
坐闻清乐奏,偏喜故人同。
乍雨添荷绿,飞霞入酒红。
扪罗信步倚云中,形胜天开石势雄。
双塔午钟闻下界,万川澄练映遥空。
餐霞欲醉仍催酒,作赋凭高却御风。
两山飞塔峙层空,海色扶桑咫尺通。
共道乾坤双柱在,兼随朋旧一樽同。
平临已觉星辰近,揽胜能忘造化功。
一眺名山便息机,况逢佳节柳依依。
翔风燕子穿松径,尽日渔翁坐钓矶。
夹岸苍茫云气合,中流湍急浪花飞。
凤凰高阁俯晴空,万里蚕丛此路通。
远近川原秋色里,参差草树夕阳中。
尊前舞袖翻霜叶,天外清笳咽塞鸿。
萧寺过逢共举觞,无边秋色入重阳。
菩提带雨犹分翠,菊蕊含霜半吐黄。
趺坐漫思参大乘,翻经聊复礼空王。
名区端称绘新诗,俯景刚逢雪顶师。
笑里石蒸云绰约,雨中天变水琉璃。
屐声碎落龙岩响,酒韵微醺鲸浪欺。
何沈郎俱妙,长吟兴不孤。
日俄低对博,天欲笑投壶。
流近龙蛇隐,风高鹳耽呼。
严霜昨夜掩苍苔,竹院萧然一径开。
持律欲寻支遁去,谈禅真为戴颙来。
花宫日落催寒磬,莲社人归问酒杯。
衙罢公庭一事无,官联小集自相娱。
槐阴落砌午无暑,棋局当轩日易晡。
地散未妨甘吏隐,才疏何以副时须。
久不对江水,鉴形如故人。
岸容已寂寞,草意竞鲜新。
迹寄沧浪淼,心从物外亲。
沿溪寻路得闲园,霜后长林叶尚存。
地僻不妨游客少,山深始识野人尊。
池寒水落留孤石,日午烟睛见远村。
上方楼阁水声中,艳色江花间竹红。
禅榻萧条多岁月,断碑零落几春风。
半林夕照喧啼鸟,万顷玻璃漾碧空。
洞扉只许猿鹤伍,何物鹤归猿未归。
肯信隔山瓜果熟,不知天外有云薇。
头插黄花秋老时,泉声一听一回思。
龙鱼不爽铁泉梦,膏泽涓涓出洞扉。
癸巳中秋又一日,芙蓉隔江令人愁。
架空楼阁层云表,独鹤振翰楼上头。
林麓深深隐翠微,山空灵籁响秋晖。
行穿竹里云连盖,坐倚松根露湿衣。
迎客犬从花径出,惊人鹤绕柳塘飞。
弗弗西风秋欲深,乱离此日共浮沉。
孤城远望云栖树,野浦斜看鸟入林。
烽火烟迷山律律,江流声合马骎骎。
未恨途穷阮步兵,路讹偏喜惬幽情。
寒流静抱孤村碧,平楚遥连晚照明。
秋色近知为圃乐,病身差幸出游轻。
秋山入未深,黄叶落已半。
遥遥人境心,似为云隔断。
沿溪闻清澌,寒蒋覆凌乱。
孤亭直上出疏林,槛外飞鸿送远音。
满地夕阳明潦水,遥空寒色散云阴。
凭高易下怀乡泪,客久难为游子吟。
田翁恰恰罢农忙,冷宦同游带水庄。
万里西风吹落木,一行归雁带斜阳。
泊舟乘兴依烟柳,驱马辞秋入帝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