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光入瓮牖,尸寝惊敝裘。


起行视天宇,春气渐和柔。


兴来不暇懒,今晨梳我头。

病卧帝王州,花时不得游。


老应随日至,春肯为人留。


粉坏杏将谢,火繁桃尚稠。

雨歇杨林东渡头,永和三日荡轻舟。


故人家在桃花岸,直到门前溪水流。

碧草径微断,白云扉晚开。


罢琴松韵发,鉴水月光来。


宿鸟排花动,樵童浇竹回。

东望春明门,驾言聊出游。


南行小径尽,绿竹临清流。


君出罢六安,居此澹忘忧。

朝日出东北,青云散朱晖。


坚金为之铄,信此庚气微。


吾子善闭关,今何冒炎威。

紫山东转接江门,万壑千峰拥孝园。


远结云霞连海岛,回瞻日月蔽昆仑。


牵萝步入岩间寺,选树来倾石上尊。

竹杖逶迤蹑紫霞,羊肠山径莽横斜。


林深更隐彭城馆,寺古犹传谢尚家。


阴洞闭云飞石燕,寒藤悬树堕风花。

官路桥东锦石峰,平原开出玉芙蓉。


高标云雾天中积,远势波涛水上重。


喜近鱼梁堪把钓,拟修丹室预栽松。

六代干戈龙战残,青山依旧绕江干。


石麟不省玄堂改,漆阁徒伤翠柏寒。


庾信归来空有赋,陶弘老去竟何官。

盘空石路草纤纤,白鹤仙人尚有岩。


松偃即披云作盖,瀑飞还挂水为帘。


采芝绮夏何须出,食蕨夷齐亦太廉。

鼎邑元当万方会,桥山今集百灵朝。


宫城抱日云常绕,陵树擎霜叶后凋。


衰晚空林从坐卧,太平深谷有歌谣。

马首遥随碧涧东,人家多住白云中。


龙泉沸处还生虹,虎洞腥来自起风。


向子正当婚嫁毕,阮生休叹路途穷。

秋日端居愁不眠,出门骑马踏苍烟。


衣沾湿翠经厓崿,耳洒寒声接涧泉。


梦到桃源询往代,疑逢石髓见灵仙。

故宫何处斜阳,只今一片销魂土。
苍黄望断,虚岩灵气,乱云寒树。
对此茫茫,何曾西子,能倾一顾。

旋汲清泠注石盆,葡萄阴落砌苔痕。


道人坐久茶尤好,香净不繁萦小轩。

行遍灵岩与虎丘,洞霄双径也闲游。


钱塘潮送钓台上,投老心情却自由。

踏热归来睡涧泉,更寻雪观碧云篇。


崎岖小径通僧路,不管田乾五月天。

晴江澹微澜,曳云在层巘。


参差连舫出,散漫群鸥远。


始知遵汉广,遥睇高旆卷。

昨日看泉到山北,石路巉岩苦攀陟。
寻源未穷力已疲,百步无多几停息。
今朝寻梅到西坞,野旷霜晴好风日。
耽幽忘溽暑,特地到君家。
草色分行鹿,莺声老落花。
於陵逃俗远,陶令去官赊。
避日频移席,残尊落照间。
农人归陇犊,樵爨隐云山。
佳景随时得,劳生贵自闲。
饭后复来坐,清风开我襟。
山云低度涧,溪鸟不归林。
日色回峰影,诗情惜柳阴。
葛衫朝觉爽,宿雨夜初还。
溪涨来新鸟,云开见远山。
偶凭丞相圃,暂豁旅人颜。
阴云留过客,携雨到柴门。
杯酒谋邻叟,园蔬乞近村。
深灯连曙柝,幽梦绕山樊。
欲窥群物理,非独爱村晴。
临水知鱼乐,看山识鸟情。
天机真自畅,幽绪亦旋生。
茅屋斜临水,石阑曲拂衣。
松深鹤子冷,花近药苗肥。
老去诗犹健,春来酒不违。
野田荣卉木,春木抱仙家。
树暖游蜂狎,风轻舞燕斜。
闲门通小径,高柳映明霞。
空谷春将赋,幽人独可寻。
风香红药近,鸟语绿萝深。
一笑缘巴调,三年学楚吟。
林深不辨径,积叶翳寒泉。
屋角留残日,秋阶童独眠。
问师何所去,遥指隔江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