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渭北神仙府,春来乐事多。
花枝侵舞榭,日色艳宫罗。
丽曲娇莺妒,红颜细马驮。
袅袅鸣仙佩,盈盈出洞房。
盘云高髻子,叠雪绣罗裳。
倚柱调鹦鹉,吹箫引凤凰。
绕屋花如绣,当筵酒泻油。
青童珠络臂,红妓锦缠头。
深院歌娇鸟,垂杨系紫骝。
病怀欢易失,胜践负流年。
行药到城下,看春立水边。
小花双蝶闹,秃树一鸥眠。
雪峰高高雪如许,海门潮生浪吞浦。
郎罢携囝街西东,到处欢然闻好语。
旧日大官多养高,民词狱寄充官曹。
何许人到来,得药寻归径。
吾庐月不落,象外独常静。
朱晚鸟归宿,倦飞憎世樊。
纶巾久接狎,诉语不嫌喧。
藜床坐来久,前年曾到门。
闻道蓬蒿满,秋风著旧根。
山头百尺井,有径看如失。
唯有参横时,山人起自汲。
种树莫种垂杨枝,结交莫结轻薄儿。
杨枝不耐秋风吹,薄交易结还易离。
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,今日相逢不相识。
忧来不知端,抚心翻自疑。
虽惭风云气,宁复儿女痴。
园林既成趣,书卷亦堪依。
长安夜半通明光,群公冠佩列雁行。
泰坛三成乐万舞,布衣类得齐鸣珰。
小官需次只自贱,当日再拜谢日长。
六龙受鞭海水热,夜半金乌变颜色。
天河蘸电断鳌膊,刀击珊瑚碎流雪。
朔方野客随云间,乘风来游海上山。
昨日之日嗟可忧,群山积雨漫溪流。
行人两两相负过,虽有桥梁如拍浮。
南归童仆皆贾勇,阔步岂顾川无舟。
心逐南云逝,形随北雁来。
故乡篱下菊,今日几花开。
去年此日游白华,今年此日登乌石。
黄花绿酒依然同,白发朱颜叹何及。
今年还忆去年事,犹是明年忆今日。
风引双旌马首齐,曹南战胜日平西。
为儒不解从戎事,花落春深闻鼓鼙。
木叶卷寥空,飕飗起朔风。
万峰寒翠里,一点夕阳红。
天上香风拂彩桥,云霞宫馆郁岧峣。
行从白鹤山头过,吹动仙人紫玉箫。
门外山童扫落霞,问师还只在山家。
推窗引客云边坐,自扇风炉煮雪花。
道人闻住集灵坛,春日寻君一里山。
行到竹房烧药处,仙家只在白云间。
汉家飞楼凌紫烟,盘空复道云相连。
箫《韶》一声落九天,彩凤惊起双联翩。
离宫三十六台馆,百花丛里迂游辇。
冢家爆竹物华殷,客子驱驰不暂闲。
道远八千逢小岁,年过四十有衰颜。
颂椒辞腊情偏懒,踏草探春兴未悭。
茫茫宿莽本荒涂,行到瀛南胜画图。
夹路霜华随野阔,到山雪色共云铺。
风微灞岸飘杨柳,月澹江天冷荻芦。
白日白日复西堕,山中客子楼上坐。
楼西青山曲如拳,楼东青山翠成朵。
读书到晚心悠然,故人别去今经年。
昨日去,今日来,明日忽忽复相催。
百川赴海何时回,思之竟不令人哀。
传闻三神山,海水青如苔,五云零乱开楼台。
田田荷叶大湖西,千队鸳鸯掠水低。
雨过青坪不见人,剪茸新鹿白如银。
数声鼓笛丛祠近,知是祈年赛水神。
草阁南东霁海烟,万家耒耜雨余天。
更怜村妇多新饷,潮落平沙蛤蚌鲜。
浮萍潆曲小桥边,似荷钱,似花钿。
秋艇宜人、一路棹添烟。
三径高情来访菊,无事尔,此身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