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上神仙不知数,无人解说三山路。


舟中仿佛见霞裾,弱水波深不堪度。


青天那得白日升,仁能爱物功乃成。

凤管吹新阳,夙驾款寒谷。


銮车次原庙,阴云立纷覆。


皇天倏开霁,羲驭亦返轴。

晏婴昔事齐,颇作君臣乐。


魏绛欲安晋,赐乐乃备作。


区区二小国,功利亦云薄。

种木当培根,疏流必深源。


尝闻活万夫,报在子与孙。


只今父子懿,同拱羲皇尊。

甘泉羽书久不至,六乐初成礼初备。


万两黄金铸景钟,八级层坛筑圆陛。


侍臣晓入明光宫,彤庭暖日升曈昽。

榆关以北,一骑不驰。


孰窥汉月,燧息烽夷。


塞草春荣,夷氓负犁。

鲁人用真儒,齐田归郓欢。


当时号圣相,晏语甚眧焕。


往者遭承平,燕安嗟久玩。

维国有六职,论道先三公。


巍峨独姬旦,焜耀传无穷。


子房号贤杰,妙算无遗踪。

历世由羲轩,百相标简牍。


操术难具论,大抵一言足。


所尚必仁恩,所禁在杀戮。

皇天产万汇,琐碎不足名。


青黄百草中,幻作芝九茎。


恶鸟不敢语,紫凤丹霄鸣。

排天门,罗万戟。
升三陔,祠泰一。
旗幡幡,鼓吸吸。

马牛归,文轨同。
洛邑宅,神邱蒙。
神光流,爟火通。

单于朝,流沙暨。
天降康,神乐只。
坐法宫,圣天子。

岁在昔,时否屯。
河阳狩,沧海浑。
将惰骄,霸棘分。

六亲和,孝慈不出。
国道昌,忠臣不立。
韪公节,秋霜栗。

亳后出,莘野兴。
一德懋,三台明。
岁在午,月嘉平。

太极肇两仪,君臣亦爰分。


风后力牧来,于今几何人。


中古称伊周,当代知无伦。

南山一何高,山高亦何有。


上有摩霄松,苍虬立盘纠。


下有千岁芝,食之令人寿。

轩皇出御世,垂拱坐法宫。


时闻康衢间,处处歌儿童。


霓旌旋羽盖,问道来崆峒。

后皇开玉堂,仙官俨成列。


奕奕峨长缨,珊珊鸣佩玦。


中有一真仙,容华灿冰雪。

帝居七星中紫宸,黄金掣销天开门。


中人传诏不动尘,御府拜赐天炉芬。


郁金苏合百和匀,双虬镂合盘雕纹。

十雨五风年岁熟,万落千村俱种粟。
人从南亩把金犁,谁在庙堂调玉烛。


昔年避地今安居,前日荷戈今佩犊。

负石填海海可乾,铸铁削山山可刊。


俟河之清岂易得,眼见太平真复难。


春风辇路宫槐绿,花绕汉宫三十六。

汉兵出塞将军行,棘门灞上空屯营。


羽书夜半急如火,淮田千里无春耕。


庙堂有议如建武,十岁边头不鸣鼓。

新阳入谷春欲回,瑶池春早桃花开。


黄金三尺瑞兽暖,云横雾绕珠帘垂。


碧腴分香自紫府,百壶流泉酒如许。

帝城春近俗熙熙,师宰功高不事知。


天上中人传诏日,御前蕃使贺年时。

住世神仙五百年,长生本出笑谈间。


不从方士论炉鼎,自有阴功解驻颜。

胸中治国计谁良,只有休兵是秘方。


肯为八荒开寿城,能仁须号大医王。

葆旅占星固异常,闽山竹秀米千囊。


天公已遗鸾凤食,便恐双飞入建章。

太平和笔一番新,瑞表丹邱亦异闻。


不遣枫榆作连理,谁知六合已同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