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阴风猎猎雨丝丝,苦勒新红未上枝。


人道春光从此出,不知元自得春迟。

日澹还收,云低不落,轻寒轻暖轻阴。
正珠弦响涩,宽褪湘琴。
兽炉潮晕香迟起,似泼水庭户愔愔。

斋居滞积晦,余寒袭春服。


谷风从东来,微雨乱相续。


兰心茁还卷,蛰户启仍伏。

固教梅忍落,休与杏藏娇。


已过冬疑剩,将来暖未饶。


玉阶残雪在,罗荐暗魂销。

冒寒连驿促征轮,须信相思是故人。


顿似清风袪大暑,何嗟明月隔芳尘。


雪隈檐角依微在,春着花稍次第新。

春寒入人骨,病肌尤见侵。


芳园欲暂适,风恶不可禁。


回身复拥炉,噤馀难发吟。

春寒著人骨,病躯殊未堪。


雁慵难溯北,花怯不开南。


诗笔少新兴,战觥思旧酣。

宝帐春寒夜不眠,卸妆入坐绮窗前。


玉屏花影珠帘月,一勺香泉浸水仙。

越罗裁衫春服新,寒炉委灰无复温。


夭桃着花红满槛,弱柳吹线青映门。


岂知天事有反覆,假借专物矜馀恩。

清明东风零雨频,晓来料峭寒著人。


人言天事不可测,欲回暮春成早春。


花红柳绿皆自若,一气变化宜有神。

东风何事力犹微,凛凛边寒犯客衣。


旧雪未消新雪下,南园春色几时归。

雌风盲雨争春国,东皇徘徊不能入。


羯鼓催花花不开,花魂愁抱枯枝泣。


荒烟扰扰萦空飞,冻云寒凝青山白。

春寒料峭透窗纱,睡起晴蜂恰报衙。


怪得晓来风力劲,满阶香雪落梨花。

银烛烧残听漏声,春寒诗思觉凄清。


一庭夜色无人管,分付梨花伴月明。

斗柄转春城,向暖小桃开彻。
不似今年正月,过深冬时节。


故将新巧发阴机,春事未容说。

玉屏烟冷鹧鸪斑,翡翠帘遮好梦残。


雨又未休人又懒,杏花无力不禁寒。

漫脱春衣浣酒红,江南三月最多风。


梨花雪后酴醾雪,人在重帘浅梦中。

寒山微吐色,呼春入旧年。


三分匀面粉,一捻扫眉烟。


汗漫流空碧,迷茫动窈玄。

江云将雨弄春寒,坏絮中宵裹作团。


二月北风还浩浩,几程西路更漫漫。


忽闻莺语当窗沸,想拟花枝翌日看。

看花何处辗香轮,江上春寒著莫人。


衰病未堪供起倒,且便高枕过残春。

一春光景在花枝,三月殊非阴雨时。


只有木犀偏耐冷,小枝檐下对衰迟。

清明天气如初腊,雨脚云头枉是春。


阶下荼蘼开自晚,不随红紫怨东君。

怕寒不暇解衣眠,偪塞蒸成帐顶烟。


学士砖头因火灼,尚书履下透衾然。


洞存玉性真刚汉,焚却禅身笑浪仙。

浮云匿晨晖,雨雹惊春昼。


天公号令乖,阴晴变何骤。


小径践芳泥,通渠走寒溜。

睡鸭香消宝篆残,萧萧松竹雨声寒。


水当流去雁将尽,花未放来春已阑。


斜日多情送归鸟,碧云无迹问飞鸾。

向小园、花丛飞数蝶,懊恼又飘轻雪。
倚画栏、独望湘山影,缥缈半峰残月。


风料峭、罗袂生寒,默默愁难说。

南陌春迟,翠盖萦惹愁缕。
乱琼时倚回风舞。
辽鹤返江城。

坐看炉火旋成灰,散帙离披懒自堆。


积块半干淩更合,顽阴未破雪重来。


漏传高阁两三点,梦绕炎洲千百回。

阴曀漫山山更高,长江一色合云涛。


寒欺茅屋鸡声咽,雪衬莓阶鹤步牢。


尺素共传新得句,重绵犹着旧时袍。

乱雪从教舞,回风任听吹。


春寒能作底,已被柳条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