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梦回隔竹漏声残,春起移灯看牡丹。


无力东风暗吹烛,独披清露倚雕阑。

天台先生有山癖,卧起无山朝不食。


几年骑马听朝鸡,磊磈诸峰拄胸臆。


陈生受意不受辞,竟拈秃笔为扫之。

芙蓉山阳万家邑,石岭戴辙萦纡入。


溪水西行夜雨深,连村桑柘春云湿。


昔因荒迥少官府,日暮狐兔作人立。

通守钱塘记大苏,取之无尽适逢吾。


长堤万古传名姓,肯让夷光擅此湖。

上苑乌啼,中洲鹭起,疏钟才度云窈。
篆冷香篝,灯微尘幌,残梦犹吟芳草。
搔首卷帘看,认何处、六桥烟柳。

道人睡起窗月白,饭熟黄粱鸡乱啼。


门外卖花声已过,街头春雨竟成泥。

春山苍莽天欲明,枕上静听春禽鸣。


雏莺初啭正调舌,姹娅乍闻三两声。


不如归去意良切,脱却泼裤何由行。

语恨飞迟天欲明,殷勤似诉有馀情。


仁风已及芳菲节,犹向花溪鸣几声。

二月东风晓逗寒,西园刚借摽梅看。


幽人兴落春华外,不奈新红上竹阑。

寥寥兰台晓梦惊,绿林残月思孤莺。


犹疑蜀魄千年恨,化作冤禽万啭声。

十里寒塘路,烟花一半醒。


晨钟催落月,宿火乱稀星。


欹枕看湖白,开窗喜屿青。

忽从林杪见朝晖,湿峤轻云半欲飞。


何惜扁舟并画我,要从沙际望春归。

幽人持所见,旷然捐世故。


岂薄轩冕荣,正有林壑趣。


兴居惟自适,早晏常暇豫。

东风闲扬薜萝衣,水国苍茫共掩扉。


砧杵晓声寒外尽,关河春色鸟边归。


丛兰露下湘魂远,深树云来楚望微。

仙源隔几尘,林馆更宜春。


叶暗青连雨,云孤白近人。


浣衣溪沫绿,濯足野苔新。

陈月元非璧,荆云本是人。


抱衾辞永夜,失枕卧娇春。


嘶马应南陌,流莺在北邻。

金波滟滟日辉辉,绿树牵风晒柳丝。


湖阔翠禽飞不过,浮荷叶上立多时。

庭前好树宿烟浮,上有珍禽啼不休。


花发乱红稠屋角,柳翻新绿出墙头。


起看霄汉知晴色,旋买壶觞办胜游。

曈曈初日注窗明,窗外雏莺乳燕声。


东风气味浓于酒,晓梦魔人似宿酲。

海棠微露湿胭脂,杨柳轻风弄碧丝。


一片春光都是恨,佳人睡起倚楼时。

少陵行步为春迷,江上寻花花索题。


我独闭门春在此,漫将玉水当花溪。

试借风光共剪裁,霞分红艳雪分皑。


含情此日休相妒,同是当年一手栽。

未许春风日夜忙,全凭晓色护微芳。


水浮花际添重影,山入庭前共一光。

嫩柳池边渐学低,枝头忽见晓莺啼。


请伊再向东风问,春色人间齐未齐。

一样烟光共晓华,几般花木日交加。


请君试向西园看,春色人间第几家。

澄湖舒夜色,微雨蔼朝情。


东风乍相过,流莺忽送声。

曙林带暝,晴霭弄霏,莺花未认游客。
草色旧迎雕辇,蒙茸暗香陌。
秋千架,闲晓索。

烟飞水宿自成群,物性何尝不似人。


得意乾坤随上下,东风醉杀野塘春。

鸡鸣山外村,村树晓烟碧。


人行细雨中,一路看春麦。

人未起。
听尽一湖春水。
林外杜鹃声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