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气迎节至,凉雨乘高风。


车马散北阙,冠盖会南宫。


从吏殆成隐,玩岁复将穷。

苍颉制字传羲皇,鬼神夜哭殊仓黄。


语言声律未易下,嗟君楚产学北方。


又能经术饰吏事,笔墨岂足尽所长。

天宇修眉浮太华,晚晴浓绿新如画。


何似文君蹙远山,秀色可餐清更雅。


人知泼黛青孱颜,共喜眉宇修弯环。

蝉咽高枝秋满城,当轩松桂助幽情。


地开清沼月相映,石作孤峰云自生。


醉后转多忧国思,病来偏得著书名。

端居何思远,名士亦心劳。


巨笔凌班史,秋怀得楚骚。


窗虚清桂露,庭迥急松涛。

登高有惠远,揽胜即庐山。


幽事知谁重,浮生得此间。


乾坤惟旧侣,霜露各衰颜。

相期赋九日,倚堞兴何饶。


天若来风雨,人应感寂寥。


长河明远色,寒柳净疏条。

海竹纤杉乱苇萑,君家千树独淇园。


清阴夏簟常留客,疏影秋光共入轩。


屐阮孰窥尘外趣,锻嵇聊与世人论。

谁将缣素开生面,神骨如冰目如电。


童乌文藻自堪夸,洗马风流今再见。


画史挥毫未入神,十分才得几分真。

古寺幽偏少四邻,树阴苍翠石嶙峋。


暂抛火宅尘中累,同结香坛世外因。


下界难寻消暑地,平交谁是得闲身。

凛凛汾阳秀,螺川旧徙居。
文名动场屋,孝节冠乡闾。
御史论才久,方州躐等除。
振鹭庭中饤坐身,行藏空寄软蒲轮。
上来鬼泣荆山璞,猎罢人惊鲁外麟。
死肯扣阍排贵幸,贫犹倾橐施乡亲。
偶逐尘踪去,空闻二妙过。
风流兼阮谢,吟和喜羊何。
坐客应常满,逢君岂易多。
沈沈广厦清如水,市声人声不到耳。
一闲十日岂天赐,惭愧纷纷白袍子。
相逢更得金玉人,久矣眼中无此士。
忆昨在江都,联君城一曲。
我家百色无,唯有数竿竹。
琅玕净相倚,萧洒意常足。
仪物罗西甸,恩荣葬上公。
悠扬蒿里日,惨淡柏城风。
河岳收英气,旗常纪茂功。
达尊推国老,雅量寔予师。
世翊千龄运,哀闻二圣悲。
伤心瞻傅象,竭力奉萧规。
冢宰传三世,元勋辅六朝。
承家同郑武,致主必唐尧。
梁坏将何仰,川流不可邀。
竹根碧涧落寒声,竹外双溪抵镜明。
满袖天风吟不彻,坡头直有许多清。
两人俱是白发翁,不用语言情意通。
且喜胸中无一事,一生常在平易中。
愿公活百岁,我活九十九。
两两郎星映使星,老人星彩对晶明。
褰帷共喜行畿甸,洗印仍欣就帝城。
五马况当恩始拜,三吴从此政尤清。
山中拾松子,种作庭中树。
亦有牧养恩,异彼牛羊竖。
结构岂在多,政为读书故。
我昔游白鹤,山川气雄深。
邂逅识吾子,戛然唳孤音。
日日望飞鸣,洄洑乃至今。
人情纷言伪,吾道本一纯。
苟为趋向合,不待结约亲。
曰今得夫子,所涉无异津。
我愧德璋能勒文,却因久别慰辛勤。
家乡故老来今雨,客路春阴结暮云。
二月酒樽寒悄悄,少年心事白纷纷。
一入都门三十年,秋风归兴忽翻然。
久供尚药回天眷,剩有良方与世传。
白发光阴闲后好,青山杖屦醉来便。
地僻书难到,春寒病转深。
遥怜梅剪玉,更想柳摇金。
几砚平生事,杯觞隔岁心。
真人与大士,兰菊而异芳。
坐卧得定力,铜眼铁脊梁。
是中有佳趣,山海俱茫茫。
人心殊嗜好,黑白互相形。
逐臭不自悟,荧荧飞青蝇。
一日对此君,炯然双眼明。
万里来归荷圣恩,焚香趺坐欲无言。
群仙若问谁堪度,为说冥心到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