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看花须看神,折花莫折残。


但使花骨清,岂畏花地寒。

度江今几时,恐同元祐初。


中间一报复,河洛已丘墟。


先生讲金华,此意将何如。

周室东迁孔子生,宋家南渡朱子出。
天生贤圣岂偶然,扶植纲常在删述。
鹅湖书院傍铅山,二陆东莱皆特立。
俯仰千年事,芳名重此山。
渊源俱学孔,伯仲总晞颜。
道与乾坤久,心俱水石闲。
龙山读书处,镌石在云门。
避地迹偏远,得师道愈尊。
斯文应未丧,家学赖常存。
地迥烦先涤,林高暑易残。
云飞自怡悦,竹报日平安。
目极河山远,神游宇宙宽。
闻道龙峰胜,公馀得共攀。
石门高并对,岭树翠相环。
海色苍茫外,湖光渺霭间。
此有石如龙,天成谅非凿。
是何空洞中,云水起复落。
常疑雷雨时,飞舞出深壑。
夜琴响空山,临流水方折。
老仙何处来,欣赏共清绝。
不知卢仝家,还有许风月。
晦公词翰妙天下,可见元无一点尘。
为问争珠谁得者,须还趯倒净瓶人。
凉风振幽壑,阴云翳前山。
高怀励清秋,适意林莽间。
烟横万家井,水净双溪湾。
看山午发澄溪浒,度岭钟鸣日已曛。
百里川原平入眺,九霄星斗倒垂文。
短袍席映疏林月,高枕窗含叠嶂云。
看了题名看跋文,自怜不及晦翁门。
野僧惜打残碑卖,时共山猿洗墨痕。
满树棕花满径松,解鞍才是暝楼钟。
上方月白山云静,看见东南一两峰。
先生千载人,浩气隘穹壤。
早薄声利交,超然傲尘鞅。
饮酒读离骚,追游必豪爽。
永日离忧千万绪。
雪舟远泛清漳浦。
珍重故人寒夜语。
千崖盘屈曲,一塔矗空蒙。
它处只山好,此中兼水洪。
纵观疑犯斗,飞上觉凌风。
平生自谓此心刚,不信离樽可断肠。
今日江边两行泪,更无情绪折垂杨。
糟粕从来空自忙,筌蹄今幸得师忘。
明年重即韩门去,拈出胸中一瓣香。
白鹿堂中巧铸颜,天留一派在庐山。
它时沂水春风里,笑我于中独自顽。
忌口年来积渐除,君王方信是真儒。
稍移全活一州手,再使江西十郡苏。
移苗时节雨连天,白水青秧满大田。
天欲先生归去后,故留遗爱在丰年。
去年民食十分灾,一力先生尽救回。
今日手攀辕下者,人人都自翳桑来。
灵台一似大圆镜,妍丑自分吾不知。
秋杀春生天道尔,先生喜怒一何私。
武夷山下孤高节,五老亭中抚字心。
出处本来无二致,讵分钟鼎与山林。
渊泉溥博与天大,土苴绪馀聊觉民。
千古濂溪好风月,一回拈出一回新。
精微元不在河汾,原道词雄亦浅闻。
自得正心诚意论,始知天未丧斯文。
陈良千里赴周公,正值商山去一鸿。
肠断膝行来处路,舞雩空过一番风。
五月凉巾陟翠微,竹根香露湿人衣。
云行老树青猿过,雪落长溪白鹭飞。
仙径好花愁急雨,洞亭芳草怨斜晖。
藏里黄棺壑上船,春风秋雨自年年。
觉来天地终归尽,炼得丹成亦可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