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菊潭才到便归休,年大何心泣楚囚。


南岳献讥无反覆,东皋舒啸有朋俦。


龟灵自古称怀浦,狐老从来只首丘。

委巷歌谣愧斐狂,雷门布鼓背生芒。


凤毛忽尔惊悬罄,鱼目真能引夜光。


义重肯为流俗变,意勤仍以古风将。

生别何云遂死离,百年人事不堪思。


从今晤对知多日,忆昔绸缪已后时。


泪尽江河空滚滚,看穷日月自迟迟。

朔风吹日夜,雪霰正飞扬。


太阴天气肃,积素明瑶光。


蔓草总芜没,青松郁苍苍。

金石同交谊,相思涕泪流。


如何三载别,不遣一宵留。


侯馆迎征雁,津亭闻暮鸠。

澹暮景,望四野烟收,皓魄初上。
檐瓦参差,楼观万家,并入玉壶冰盎。
素波摇荡。

石壁精庐。
看莫釐峰影,倒映晴湖。
旧时胜游堪记,长铗归乎。

候馆騑骖驻。
苔岑合、夜阑前事重数。
晨星半落,闲云独往,乍欣萍聚。

翠羽东风便。
邮程隔,始知家近天远。
看云念久,连床梦熟,快心重见。

凤城路,习见依依巷陌如故里。
趁絮泥消尽,任教日访,琴尊欢事。
望旧巢天际。

至后微和入烧痕,烟稍寄我岭头新。


尚无红糁离离意,已觉清姿苒苒春。


未暇儗为乌有赋,绝胜遂咏坠楼人。

昔见山阳盛,气象吞淮壖。


士子世忠孝,民物安园田。


再到已屯兵,鼙鼓喧中天。

未有鸦啼露气清,西南残月半规明。


无言步绕阑干曲,景与老怀空自惊。

秋暑强如三伏时,午云不动涨炎晖。


晚来忽作一霎雨,喜有新凉入客衣。

上真应御白云闲,肃立香霏玉殿寒。


五百年中今应运,愿还中土汉衣冠。

绕砌流泉响佩环,翘鸱宫殿隐仙山。


老难遍踏山中胜,且看轻云薄雾间。

点化八珍爽,须烦一品齑。


村寒求瓮下,面法记山西。


宫徵难忘味,膏粱勿遽迷。

问俗犹秋热,移床趁晚凉。


笑谈怀酒伴,节物念吾乡。


闻道银槽熟,思倾玉指香。

昔有尸乡翁,养鸡盖阡陌。


累财千馀万,积微利自博。


子美居瀼西,此物尚百翮。

雨久成淫昏,新晴如改过。


渐向东皋耕,还思北窗卧。


昏眼喜天晴,观书惊字大。

稍觉干戈定,聊宽旦夕忧。


黍黄鸡应喌,草远犊呼牟。


匣画乘阳展,庭书值雨收。

新水平畴逐马蹄,白鸥黄鸟瀼东西。


风云天上身仍健,鸡犬淮南路欲迷。


倒影楼台含旭日,送春蒲柳拍长堤。

两日出城重作客,一年长至马蹄中。


履霜夜展东陵祀,到海山回万里风。


平望岁华摇御柳,南来王气满珠宫。

几日都门长者车,风尘不见正愁予。


只今对面还千里,何处相思有尺书。


秋色天涯催客暮,山光楼外为谁舒。

雪封虚馆烛开花,乍吐红英晕紫霞。


四壁图书看照影,一行儿女念还家。


金莲恩重身难称,白玉堂高鬓有华。

堂背花开空复情,客衣偏感岁年更。


满庭绿荫飞新燕,无数乡心啼乱莺。


病后强题眠食健,镜中常为鬓毛惊。

金篦与象签,净齿或伤廉。


青青槐树枝,一一霜下尖。


偶闻长者谈,物眇用可兼。

萧飒头颅感是非,半生何敢爱轻肥。


相将岁晚看新制,指点年华亦故衣。


北郭严凝随瘦马,西州辛苦到残机。

秾绿深红照夜明,自从西蜀识佳名。


年芳不隔关山道,胜事新添洛社盟。


高阁卷帘看不足,一春啼鸟恨难平。

昨宵对月思东渡,今夕月明西渡江。


红灯照渔隐数点,白鸟傍人惊一双。


恍疑混沌太古色,忽闻欸乃俚人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