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意无所欲,闭门风景迟。


柳条将白发,相对共垂丝。

有客携来白团扇,看君画出翠微峰。


忽然陂水变阴雾,便有松林吹晚风。


松林陂水静何极,何处归舟天际识。

大山宫,小山霍,欲识山高观石脚。
大波为澜,小波为沦,欲知水深观水津。


营丘于此意独亲,杜侯所与复有人。

人生一笑良难,问此是同是别。


青山相对无言,溪声出广长舌。

邮筒寄后忆诗人,落落英才迥出群。


试问槐花忙几举,可怜桂子落谁坟。


浮沉且与陪中立,喜愠何尝见子文。

翰墨场中第一人,而今委翅在鸡群。


纵横诗律凌徐庾,浩污词源媲典坟。


兵气横流存此老,天心未欲器斯文。

明时主意帝心侔,春汉澄霄肃似秋。


太阴躔次忽从蟊,上元晓魄半轮勾。


先期历人按度搜,新法另局绪分抽。

马斛山如戏我前,双飞蝴蝶来青天。


一曲泬㵳人不和,自歌自拍安期肩。

万青一色拥柴门,九曲六流同绕村。


山水不知行客老,年年芳草游王孙。

白云洞口上唐村,似有唐尧旧俗存。


凿井耕田忘帝力,十家鸡犬共篱门。

黉舍炎炎畏日长,竹亭取次纳新凉。


文章风月须兼美,莫使时人恨海棠。

七贤林下共忘机,更有新诗为发挥。


竹叶一尊添逸兴,薰风吹散脸红微。

阴崖冻雪霾乱石,谁其画者李唐笔。
万仞寒山挂崒嵂,恍见当时大斧劈。


何人布裘裹竹笠,款段婆娑入高壁。

秋江吞天云拍水,涛借西风挟不起。


断云分雨入江村,回首龙沙几千里。


澹庵老笔摇江声,仿佛阿唐惨淡情。

明月青松枝,幽人岩下步。


劝君早归来,草头已多露。

天寒放牛迟,野旷风猎猎。


独来长林下,吹火烧山叶。

日夕山气昏,独归愁路远。


犹恋草青青,迟回下前阪。

风雨满轻蓑,骑牛逐处过。


春来晴景少,烟草四山多。

滚滚长风起,飘飘一笠吹。


回头看寥廓,失手堕羁縻。

烟雨楼台晻霭间,画图浑是浙江山。
中原板荡谁回首?
只有春随北雁还。
两疏谁是见机还,终始君臣似此难。
宸翰昭回云汉上,衣冠仿佛画图间。
当时诸老琴尊会,尽是同朝鸳鹭班。
蓝田咫尺接商颜,谁是丹成出世间。
老鹤无声人已远,白云空自锁空山。
复道金堤辇路通,繁华非复旧时同。
舞衣零落尘埋玉,珠被销沈烛散风。
春色已随宫树老,夕阳犹向苑台红。
吟泽栖岩亦苦辛,敢将微抱向时人。
疏狂岂谓池中物,落魄虚推席上珍。
汲氏淮南惊汝业,诸生历下许谁论。
春气熏人未耕作,江草青青牛齿白。
牛饥草细随意嚼,老翁曲膝睡亦著。
蓬头不记笠抛却,午树当风梦摇落。
潮落寒汀水欲冰,酌君何惜酒如渑。
人怜狗监知司马,我喜龙门识李膺。
爽气九秋横楚泽,先声一日到江陵。
平生尚友心,每欲尽今古。
子来适我愿,一笑与之语。
林深夜阑坐,片月落襟屦。
西风虽无情,落叶不自惜。
山□每高兴,况有远来客。
起行西窗外,觅句了不得。
重逢旅邸喜披襟,十四年来共此心。
老我头颅雪鬓改,凭君樽酒夜谈深。
裘裾袄袭春风照,帘影光横斗气侵。
岁月悠悠两鬓知,长安又复转干支。
欣逢嵩祝流虹日,正是鹓联簉羽时。
春上高榆辉锁闼,霜飞白简凛彤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