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欲与天仙论等差,短长何止但词华。


谁人解屈将军手,为脱乌皮六缝靴。

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。
武帝、王戎书若篆籀,谢安格在子敬上。
真宜批帖尾也。

风骨神仙品,文章浩宕人。


世间金鸑鷟,天上玉麒麟。


江月狂歌夜,宫花醉眼春。

少年结客散黄金,中岁连兵扫绿林。


渤海名王曾折首,汉家诸将尽倾心。


行人去指徐州近,饮马回看泗水深。

抠衣犹欠日熙堂,仅拜仪刑振鹭行。


洛社旧人无狄监,贞元朝士失刘郎。


新丘已隔三秋月,老圃空惊一夜霜。

人间五福最难全,寿考康宁八十年。


贺监酒船空鉴曲,赞皇吟屋冷平泉。


庭前玉树呈三秀,架上香芸续□□。

车从都何甚,风尘意不关。


文宁狗监贵,官是马曹闲。


薄有莼鲈兴,那因桂玉还。

闲客平津邸,仍游七子场。


歌成迁幸舍,赋上谢赀郎。


天自游燕近,山从入剡长。

须鬓犹鬒眉目疏,宛然名下果无虚。


挥毫处处供人赏,闭户时时读父书。


白下阴何看渐少,松陵皮陆近何如。

春来锦缆满江湖,曾是甘泉赐沐殊。


当年圣主颁鱼佩,今日亲庭见鲤趋。


桂树云生淮海壮,金茎月出汉台孤。

窈窕纵横事事宜,还如谷口动京师。


幽亭护竹寻难遍,寒日穿萝袅易垂。


径尽樽醪时一引,坐新钟鼓不须移。

虚劳从事青州暖,任遣梁园白雪寒。


一自主人莲社后,冷家庭馆胜袁安。

为问萋迷金谷地,可能推倒玉山无。


轻弦莫度思归引,自写新词付绿珠。

小径端为二仲开,至今篮舆不曾来。


山阴最好乘舟夜,怕遣王猷兴尽回。

听罢塞鸿愁更少,梦回池草思偏多。


疏笼雪堕惊鹦鹉,误报风流刺史过。

被紫横金三十余,清芬藉甚满衿裾。


欲知绛帐传来业,尽是青藜读后书。


日出终南无隐豹,春回河曲有腾鱼。

玺书今旦出承明,仙掌莲花色自惊。


三辅豪贤俱北面,一时词赋更西京。


黄河直泻昆仑派,白雪遥飞郢里声。

神清遂仙游,境寂恣遐躅。


羽人入我梦,轩户霭松竹。


高吟谪仙文,逸韵响金玉。

大江东南流,鼓柁江水上。


薄游五松山,获见谪仙像。


呜呼天宝间,治乱如反掌。

秋风从西来,敲我庭下竹。


夜凉月窥樽,清光如可掬。


风月岂故人,万里慰愁独。

先公温润秦君子,令嗣循良汉大夫。


八座起居房氏有,五经传授孟家无。


侯多膏泽从王母,人祝期颐似鲍姑。

一代垂鸿业,西清自可留。


岂伊敦雅颂,更欲托春秋。


冶父苍烟滴,巢湖皓月流。

生长神仙窟,为邻是鲍姑。


车轮儿蛱蝶,烽火女珊瑚。


戴胜光华发,裁花作紫襦。

处处良工事笔锋,宣毫自昔最称雄。


因思南国巾箱学,愿入兰台掌握中。


委质幸归雕玉匣,操词曾侍兔园公。

百里临民自可怜,青云何必藉阶缘。


家贫聊欲资三径,政简无非草太玄。


处众忘怀均物我,程才不器任方员。

名位虽卑道自光,讼庭无事俗平康。


帘间尚觉琴床暖,院静偏闻酒瓮香。


养性已知无病染,持廉唯恐有名彰。

明牧念行子,又言悲解携。


初筵方落日,醉止到鸣鸡。


过客来自北,大军居在西。

洛下名园比比开,几何能得主人来。


争如塞上抽身早,长向花前尽兴回。


九老仪形传好事,十洲风景与仙才。

吾闻学士真风流,豪气直与元气侔。
金銮殿上拜天子,叱呼宠幸如苍头。


贵妃捧砚恬不怪,力士脱靴惭复羞。

亦有飞凫舄,那知蜀道难。


峡山从剑尽,江水向浯宽。


近邑输盐井,连城接锦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