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玉瓶春水晓犹添,红萼无言对卷帘。
莫为桃花翻自恨,梅花时节更清严。
晴团红粉护春烟,仿佛江村二月天。
记得景卿回首处,一枝斜拂酒楼前。
我生独后邵康节,白首黄尘走阡陌。
兴来犹作山水游,不减当年谢康乐。
归来读书茅屋底,不悟庭中雨漂麦。
客乡不识花时节,官舍萧条如巷陌。
闭门犹恐迎朔风,况复看花事行乐。
前年又得殷师疾,往往空中闻打麦。
红杏花开好鸟啼,章台走马未归时。
螺青钿合蛛丝满,谁画春山八字眉。
夹城门外好风光,曾醉君家碧玉觞。
杨柳青旗连坐榻,杏花春色过邻墙。
回鸾锦字新题句,睡鸭铜炉小篆香。
春风得意忆京华,艳说题名第一家。
真个尚书声望峻,披红挹紫待宣麻。
百卉待泽如渴病,花信番番吹转盛。
朝来泼火恰如期,黯黯檐端湿云映,野外闲情拾翠偕,城南嘉约摇鞭竞。
绛帏高卷赏秾华,药鼎微温伴清咏。
月河寺前水潝潝,聚星亭外草凝碧。
春郊一夜微雨晴,晓起红芳俱弄色。
紫骝缓鞚出高城,风拂青丝双玉瓶。
谢娘庭院通芳径。
四无人、花梢转影。
几番心事无凭准。
圃外见红杏,高林气若霞。
朝来一片雨,开到几枝花。
惜此好春色,多于野老家。
兰干围十二,红杏放晴春。
绛脸凝脂滑,朱唇露粉匀。
村藏沽酒路,巷有卖花人。
小园一夜放春花,姣态妍姿斗彩霞。
正值晓妆帘幕卷,万重红雪拥窗纱。
墙外杏花开,邻娃结伴来。
无端深夜雨,屐齿印青苔。
红叶湿枝头,绵绵雨未收。
卖花人不见,寂寞酒家楼。
萧然蓬户柳阴封,二月兰馨草阁中。
读罢南华溪畔立,谁家墙外一枝红。
禁烟时节花飞絮,又一点分来宫炬。
冶春心事低迷处,豆蔻梢头风雨。
渐移了暖红帘幕,又闲了踏青箫鼓。
古寺闲寻得,篱疏竹数竿。
僧偏渡江早,客正入山难。
土锉烟初断,香台影自寒。
野旷春逾媚,林烟绿一围。
远公容设酒,曾点未成衣。
坐树莺声老,蒸田水气肥。
破懒寻春远,招携石竺间。
兴高即暇日,地辟况禅关。
树里千声鸟,尊前一带山。
花开艳说上林姿,二月街头未卖时。
不是折来头上插,曲江春色有谁知。
胭脂淡冷罩冰绡,宋玉墙东绛雪飘。
一夜小楼听不尽,几村新涨泛红潮。
十三万众化沙虫,圣武犹传挞伐功。
百战艰难成创业,三山形胜矗长空。
盘雕影落关云黑,塞马秋腾海日红。
好花容易占春光,十二阑杆倚额妆。
寄语曲江春燕子,共邀雨露待新郎。
柳店春风酒旆斜,紫绡团萼数枝花。
香肌元是多丰腻,错把红梅看作他。
夜来小雨三更作。
近水处、小桃开却。
玉女向晓掀朱箔,似与花枝有约。
杏花菖叶渐烂斑,率属劭农入祖关。
昔日郎君方彩袖,今朝太守已苍颜。
倒植盘梅已反常,无端更接杏花芳。
东君可是能时样,姑射山人也艳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