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寂寞三家市,龙钟七十翁。
相逢说生理,自诧得农功。
雉雊来牟熟,蚕登桑柘空。
羡杀村居好,经年绝是非。
牛羊归晚径,鸡犬散朝晖。
露坐分藜榻,郊行解葛衣。
别墅荒城外,居闲事事幽。
栽松添野色,接缿引溪流。
诗社分新韵,村醪洗旧愁。
健羡南溪老,幽居水石间。
心无尘事汩,身与白云闲。
院静深藏竹,墙低易得山。
卜筑西郊外,开门对碧峰。
芒鞋方竹杖,徙倚抚乔松。
靖节多佳趣,东篱菊满丛。
嫁女昏男不当村,竹篱茅舍绕溪门。
邻翁社酒频相过,醉倒田家老瓦盆。
醉里衡门聊自适,短垣松竹萧森。
日斜罗幕掩清阴。
心孤闻远磬,愁重理瑶琴。
残虹明远浦,片雨洗平畴。
户敞从云度,阶空任水流。
醉因花影劝,欢为鸟声留。
踏踏歌来世路浮,故乡迢递去还留。
青山恋我惟觚颖,白日骄人一杖头。
鸡犬数家浑是旧,池塘半亩不成秋。
水满江天,沿堤钓艇,空村客远风烟冷。
丹枫消翠草堂开,天晴衬出重阳景。
竹扫茶烟,鹤窥香鼎,芙蓉照面潮红醒。
长堤细柳隐虹桥,弄笙箫,伴渔樵。
醉倚枫林、仰面挂诗瓢。
释卷正逢秋水涨,临古渡,放轻舠。
柳堰迷丹日,蓬扉启绿烟。
人间啼鸟外,兴剧落花前。
野色连三径,山光满四筵。
青山白水寄闲身,一度花开一度春。
荏苒时光残短鬓,寻常酒债略东邻。
看篁后苑禽声巧,把钓前溪月色新。
卜筑编篱傍水滨,每逢良夕月初生。
寒蛩向户偏同觉,宿鸟依帷不自惊。
江上湘娥愁暮竹,人间旅客赋秋蘅。
天高气肃,正一派秋声,悲吟万木。
潇洒远山抹翠,澄溪漾玉。
故人家住残阳外,小枫村、低低茅屋。
门对渔家傍竹开,长吟无事独登台。
道心不为贫中减,诗债还怜病后催。
谷口断云迷古路,窗前残雪点寒梅。
烟舍溪南薜荔垣,云深樵径绕荒村。
桥通花坞闲栽药,人着荷衣自灌园。
纤月夜窥萝幌静,午衙初放蜜蜂喧。
风摇蔹蔓响高檐,装裹残书手自签。
凤管玉楼邀素月,碧筒深树遣朱炎。
东皋过雨施长屐,南亩逢秋试短镰。
巴川日夜苦离愁,乞得归来宿愿酬。
遍插园蔬防旧客,豫栽篱菊待清秋。
池亭坐爱青田鹤,郊牧行牵宁戚牛。
抱病余三月,居贫寄一村。
目昏难细字,耳背喜高言。
飘泊荒儿学,羁栖对仆樽。
茅屋路西东,穷山石径通。
钟声斜照外,人影落花中。
水舍看罾叟,柴扉饭犊童。
茅屋坐来晚,蒸藜一饭余。
僧归云起后,农罢月生初。
单处唯忧病,穷居赖剩书。
鳦鸟巢何僻,莎鸡语更悲。
藏舟悬水屋,阑路隔蔬篱。
客至儿童喜,家贫犬鼠饥。
野路经行处,危桥入径迂。
牛身栖燕子,鸢爪带鸡雏。
水涸鲜鳞少,村荒好树无。
朝寒霢霢荡舟行,渚柳江花白浪生。
客到杯香怜閤小,兴移墨漫爱窗明。
檐前树缺春山出,桥外天低野寺平。
郎星行部及春和,老稚争迎睹玉珂。
曲巷向逢仙吏寡,应门今报使君过。
为怜折节忘轩冕,何限留馨在薜萝。
淼茫潮海断双鱼,沉陆相逢又有初。
明月林间孤客梦,彩云天外故人车。
贡王同志冠犹待,侨札交酬带自舒。
背城数十里,来雁两三行。
落日芙蓉醉,疏林橘柚香。
授衣不可得,穫稻更何望。
采药时扶杖,为园每荷镵。
近林分橘柚,远树隐松杉。
江静明霞起,峰高落照衔。
地僻心俱远,风光处处佳。
居常卧草榻,出或着芒鞋。
酒向邻家贳,欢能野老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