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阴风吹空寒凛冽,玉壶夜半玄冰结。

十二楼中琐翠鸾,太微宫里县明月。

明月流光照玉壶,珠飞上天沧海枯。

我有爱山心,如饥复如渴。


出谷一年馀,常疑十年别。


春思岩花烂,夏忆寒泉冽。

闲思昔岁事,忽忽念伊川。


乘月步秋坂,满山闻石泉。


回塘碧潭映,高树绿萝悬。

昔人思避世,惟恐不深幽。


禽庆潜名岳,鸱夷漾钓舟。


顾余知止足,所乐在归休。

向来定远太平平,自殿银袍五百英。


觜距不堪夸试席,齿牙无复近乡评。


重探虎穴颜何厚,忽见稽山眼暂明。

下帘读易沈君平,老向人间识世英。


戏把年龄聊复问,从来富贵不须评。


联翩诗笔粗豪甚,矍铄精神顾盼明。

鸡犬桑麻自一同,四山环县作畿封。


三坑路口一回首,石壁苍林千万重。

四十里栏萦一线,上侵云物下惊湍。


我行竹客源头路,蜀道青天不作难。

黄雾漫天作晓霜,征人相顾失颜行。


虽然未快还乡眼,脚底沙泥已是乡。

家家籼米与香红,客子餐腴复醉醲。


但使普天无横吏,人间何处不春风。

西行碍浅石,北转入溪桥。


树色烟轻重,湖光风动摇。


百花乱飞雪,万岭叠青霄。

书生不用世,什九隐儒官。
抱璞岂不佳,居贫良独难。
陈子剡中秀,盛年早弹冠。
予友晋伯氏,叔子予同科。
共季对春闱,伯也先鸣珂。
时予栖燕市,朝暮相劘切。
山头白云如擘絮,竹鸡无声鸠唤妇。
团团朝日在林梢,寒日梨花溪口路。
一峰独秀横溪阴,青林倒影千丈深。
学道空山水月深,丹成初试马蹄金。
犹馀一勺丹泉水,洗尽人间名利心。
此生真与世相忘,投老生涯寄上方。
洗足关门枕书睡,连山松桧雨浪浪。
天畔群峰一草亭,半溪烟雨花冥冥。
老翁投老得此景,日与溪山同醉醒。
山中寒早野阴薄,惨惨黄昏欲雨时。
市远无人与沽酒,地炉松火自烧梨。
月馀树影穿窗入,雨过山泉绕舍鸣。
野寺中宵人不睡,蒲团布衲悟无生。
饱说杨居士,沉浮楚越间。
高怀渺云海,健句压江山。
岁晚还家乐,生平满意闲。
二年孤馆客忘归,身似飞乌绕树枝。
世路风尘多丧乱,故山松桂几怀思。
黄花红叶秋将晚,流水闲云意自迟。
青云倦翮远来归,尚愧栖迟寄一枝。
眷眷亲朋嗟久别,昏昏灯火话相思。
诗因感兴吟来苦,事不关心睡起迟。
葛中野服偕诗老,步出东皋散怀抱。
寻幽更到逍遥宫,坐我澄轩净如扫。
山寒石窦云起迟,地迥松林鹤归早。
牢落乾坤一腐儒,却怜半世事诗书。
广文方入中朝选,主簿重承外省除。
长拟报恩忧力薄,更教佐邑愧才疏。
长松县里客重来,旧上层楼安在哉。
天地无情经丧乱,溪山有恨起尘埃。
故人半已归黄壤,遗业多怜长绿苔。
接舆叹凤德,宣尼感祥麟。
狂圣虽不同,明哲俱全身。
达生贵无我,和光混埃尘。
长松虽剧县,主簿却优闲。
溪浅清见石,斋空静对山。
吏嚚嫌讼省,乡狭觉民艰。
叶岭书翻昨夜风,主人应辟出山中。
长淮再定因前画,小邑频难试后功。
办得分明归版籍,写将清静入丝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