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更枕上梦还醒,初听夔州鼓角声。


悲壮端如少陵语,它时送我更多情。

翰苑无官府,蒲团了岁年。


岩云交树白,水月印沙圆。


懒甚陶元亮,闲于魏仲先。

岁岁与年年,几见春秋过枕前。
有时自放春风颠,尧夫击壤歌千篇,大醉起舞春风前。


碧玉不知今几年,望望衡山眼欲穿,世卿兹来何延缘。

江门水上庐山颠,蒲团展卧羲皇前,洗手一弄琴无弦。


江门之水常渊渊,月光云影江吞天,安得古今名家如刘文靖、庄定山题一言,洞视千古如浮烟。


江门水与银河连,又何必栖栖向钓鱼台上来打眠。

正翕眼时元活活,到敷散处自乾乾。


谁会五行真动静,万古周流本自然。

仲尼不作周公梦,天下共嗟吾道衰。


总为乾坤元气薄,圣人诚处众人知。

子觉饶英气,携书话此宫。


清祠无厉鬼,大水有真龙。


过客窥诸葛,论诗病长公。

夜宿华严堂,晨探吕公洞。


悬梯喷飞雪,流泉伏螮蝀。


星流坠幽壑,俯视势若动。

葛根已尽麦方青,延颈东来米价平。


怕听三更三点雨,要占二月二朝晴。

卖花声,卖花声,识得万紫千红名。


与花结习夙有分,宛转说出花平生。


低发缓引晨气软,此断彼续春风萦。

长夜更难晓,天寒吟思清。


梦魂山馆枕,灯影雪窗檠。


守拙疏生理,安贫识世情。

催晓钟残景气清,杜鹃声里梦魂惊。


山林广袤不知乐,犹作不如归去声。

十年欲作石屏题,覃思冥蒙意转迷。


枕上呻吟翻了此,短篷秋雨宿浯溪。

桑鸟催耕缘底事,草虫促织竟何成。


春风秋月祗垂泪,北斗南箕空得名。


有客悲歌持筑击,何时至治以韶鸣。

客怀苦长夜,欹枕冷掀髯。


半壁荒灯暗,穷途老泪淹。


惊乌疑月树,窃鼠怯风帘。

卧病劳相问,茫然意答迟。


科头何气色,拊背独心知。


地湿霜凝草,庭喧雀满枝。

睡起寻思鹿覆蕉,更将恶水向人浇。


梦中妄语浑闲事,眼晕生花好一锹。

达上座,惺惺著,灵根一点便通神,败叶千林都扫却。

甘寒何必柘为浆,也解逡巡造醴凉。


更喜鹤鸣添子和,休因荔进引蕉黄。


花如宋玉窥邻女,诗似刘郎问泰娘。

匈奴何敢渡江东,一士真过万马雄。


唐室安危谁可佩,雪山轻重属之公。


天台不纳尚书履,乡县犹乘御史骢。

无复西郊访绮罗,任教佳景去如梭。


残杯冷炙何曾梦,乱絮飞花积渐多。


举世尽从忙里过,几人能共醉时歌。

寒云压初晓,檐溜如飞瀑。


惊雷下檐来,万瓦鸣枯竹。


长髯不敢卧,起视乱双目。

三面屏围屈曲山,篆炉灰冷柏无烟。


霜钟不管春阴薄,声到寒窗客梦边。

日落天风彻骨清,疏疏玉片舞中庭。


梦回细响鸣松竹,误作春蚕食叶声。

山前急雨促春耕,废我徜徉小圃行。


今日定知晴有意,咤然林际一声莺。

收息卧晓枕,鸦声报天明。


一檐隔市尘,便有嘈杂声。


今晨雪如何,云何蝗不生。

九土将分裂,中原政扰攘。


孰为真汉相,却忆假齐王。


晋室迁神鼎,梁园作战场。

中春天气似朱明,翕翕炎威恼乱人。


一夜檐前天雨麦,晓来仍作本来春。

郊宫方社诗攸重,川泽山林礼所崇。


古祀不修牲币废,梵铙声里纸钱风。

为渠著姓黄山谷,结友齐名杜审言。


领略残膏沾丐我,彊书酬唱入坡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