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常伴镜奁边。
常随碡瑁筵。
费仙人、种玉生烟。

我方一枕午风眠,君正然香未解船。


知问无为三不答,广咨王母几寥然。


分明翠竹黄花意,何必红铅黑汞篇。

冉冉烟城袅,飘飘苑雪过。


人稀春夜静,花剧暮寒多。


置酒邀金马,开轩对玉柯。

正月燕京雪,飞花落满筵。


辉辉映旭日,脉脉向春天。


苑草寒犹细,宫云晚更鲜。

露立千官列宿悬,高张银烛照中天。
玉炉烟转奎文地,赤舄班趍御讲筵。
旭日尚须云气拥,瑞光先动紫微前。
五云深处寸心悬,掖外垣西尺五天。
每见诸公调玉烛,也曾一日侍经筵。
赓歌直忆千年上,致主须归一德前。
先生德业万人雄,寻尺犹收爨下桐。
乞与朱弦弄流水,坐听岩壑起松风。
青山白水对开帘,佳句中边胜蜜甜。
机杼由来千丈锦,区区割截笑江淹。
敢从州县叹徒劳,斗米真成费束蒿。
一醉石林岩下月,世间无复武陵桃。
平昔勋名步玉除,碧油幢下见悬车。
定知他日平泉记,不数当年种树书。
未竟夜堂无义句,明朝且逊杖头论。
崇山仄径回风细,浅水微烟过雨痕。
望望岂知春已入,行行空觉鸟初喧。
告老归来鬓已秋,山中庐墓境深幽。
田园已遂陶彭泽,乡里争称马少游。
戏彩庭前思远道,解缨风外濯清流。
阊阖天开袖疏来,先皇深意独怜材。
江摇旌旆云霞绕,诏剪丝纶日月回。
千里藩垣聊试手,百年海岳几生才。
敌降谈笑据征鞍,胜敌何如自胜难。
老眼浮云看一世,殊勋远地险千盘。
边书罪己神灵护,颇蔺同心贼胆寒。
今日西风初送暑,碧梧已动秋声。
高楼一望暮山明。
白云飞处,迢递客愁生。
山谷老人年七十,百花潭上优游。
石亭草阁枕江流。
携琴随野鹤,移席傍沙鸥。
百尺清泉声断续,半岩松竹青青。
丹崖翠壁列云屏。
入山行解带,扫石坐翻经。
马萧萧,车遥遥,一时冠盖动市朝。
赠君以锦瑟朱弦之古调,酌君以金陵清水之新烧。
弦以发君节气之磊落,水以扬君渣滓之融消。
一规初琢苍龙璧,暗中摸索亦可识。
美人持赠供诗情,不与鄙者但肉食。
紫瓯春乳浮兔班,石铫飞霜破醉颜。
不见隐君子,一月比三秋。
惊涛如许,梦魂无路绝横流。
安得如云长翮,命驾不须千里,上下逐君游。
天目群仙帝所毗,别来引领但神驰。
分明输与芗山老,活脱吟成玉局诗。
论旧惊心几甲子,扶羸笑觅一筇枝。
可笑先生七十馀,年时宿习未能除。
闲身寂寞难忘酒,老眼昏花不废书。
半榻秋声吟细细,一樽灯影鬓疏疏。
君复官南海,行踪总旧程。
月色多乡梦,潮声动客情。
惯持三尺法,能使万人平。
浩荡藤州老,雄文鼓大编。
声名元自重,述作许谁传。
成诵惭空久,相逢偶未缘。
解鞍挥玉麈,亹亹笑谈清。
昨夜灯花喜,今朝乾鹊声。
兴同狂秘监,诗似老弥明。

远致沙鱼翼,山亭见海天。

银丝抽出细,韭叶藉来鲜。

制法留新简,尝时赋短篇。

此君美多仪,苍玉何错落。
竦立天地间,盘据有根脚。
轩皇俾厥祖,听凤鸣阿阁。
江南菊开苦不早,百年谩说重阳好。
我性不饮复无花,雅怀顿减柴桑老。
云台图画逐烟尘,金谷繁华余蔓草。
剑水深蟠双翠虬,灵钟人物轶常流。
光前骨相由天定,裕后休祥自己求。
怡养行看翻彩服,蒸尝有待荐嘉羞。
郁葱佳气绚晴霞,维岳钟英少保家。
汤饼筵开春意蔼,沉檀香袅暖烟斜。
灵椿虽老尤增翠,萱草从今更着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