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舍北有废园,灌木深且蕃。


剪鏺忽明豁,有物峙草间。


瑰颀似人立,乃是石假山。

仁杏两巨株,夹立门左右。


栽植多历年,干直枝叶茂。


两淮兵祸烈,邑屋残燬久。

寂寂山之阿,佳菊发崖谷。


人言采其英,延年且明目。


紫萧间杂生,修茎密不曲。

儿曹各西溯,吾亦欲东归。


陆走百馀里,一见复相违。


雪晴沙路软,天阔雁鸿飞。

东郭涧声急,西藩山势高。


井泥淘白骨,础石铲黄蒿。


新廨林獐过,虚廛野雉号。

经岁不骑马,借驴因断河。


里行三十五,冈度几重多。


野菊香浇袂,霜松翠压坡。

邑人生怅怏,送别郭东门。


冻木知春早,晴风卷雾昏。


石桥分古道,野烧露新痕。

阃使留三日,殷勤待我来。


骄骢数里迓,大帅尺书裁。


金谷生芳草,昆明有劫灰。

郎中早发帝城东,双旆遥乘雨后风。


南部司刑千里别,中朝挥翰十年功。


何当把酌寻乡好,犹记篝灯宿至公。

门外青山是我山,手携筇杖只今还。
岩花落尽莺啼懒,纸帐孤灯梦亦闲。
青山为主身为客,主人借客青山宅。
白云自在千里飞,长松不换三冬碧。
藤枯谁与写作龙,龟老何年化为石。
碧水苍山照眼青,始知朱邑爱桐城。
重来二十三年后,犹有斯民眷眷情。
方君植之能说子,古貌雄情无与比。
偶然折券散千金,三冬无褐心不耻。
蒙眬世事若无意,要最千年看如咫。
浮山如在眼,枞阳路、时望大江遥。
想当日长瑜,曾为四友,今闻子季,仍号三高。
从谁道,十年黄令阁,一别湛郎桥。
风前散袂能忘扇,月下题诗不用灯。
万士清宵鏖棘庑,一年秋色满桐城。
东海苍龙腾夜雨,平明犹自下沉沉。
烟迷细柳望无际,泥踔征舆苦不禁。
官驿几回成独坐,客途千里漫孤吟。
野草芟余岭壑明,稚松都似盎中生。
天然棐几宜清供,高处云涛作雨声。
时有真香通妙趣,偶留勺水助躬耕。
尘事知音少。
喜秋深、申江把袂,相逢同调。
献赋无端京国去,此别教人难料。
名山得佳侣,胜情倍踊跃。
轻舆冒雨行,沾湿不为却。
入谷屡呼奇,谓我得所托。
棨戟销沈石兽蹲,颓墙凉雨蚀苔痕。
诸郎官亦登清省,过客今犹识相门。
乱后沙堤残劫尽,生前华屋几人存。
身事艰如此,飘然返故乡。
关山依老母,幻梦托空王。
野阔风驱雾,秋深月带霜。
吴山佳处占斯丘,雅称闲居与客游。
竹笕分泉仍入户,松梢挂月自当楼。
无端石势千寻耸,不尽江声一片流。
新蔬软脆带春冰,风味端宜笋蕨胜。
淡意回甘无物喻,苦言近辣有人憎。
纪侯秋夕缘诗瘦,严子冬心抱病能。
几宵东观翻书手,忽拨残更岳顶云。
示我天门詄荡语,如披玉策赤青文。
飞扬逸气鞭鸾凤,窈渺清斋写典坟。
纵观当代述人文,前辈诸公用意勤。
清庙明堂庀梁栋,深山大泽蓄风云。
开元大历非空貌,秀水新城莫漫云。
一县烟岚合,山城吏似仙。
闲情飞鸟外,公事落花前。
偶和词人句,频酬酒客钱。
渊明嗟道丧,人人惜其情。
非止口嗌哇,惟恐风波生。
就令诗言志,有怀讵能倾。
石坚水净同标格,丽景秾华信化工。
自喜平泉随草树,年来长是坐春风。
凤雏绕膝彩衣斑,问字传经得暂间。
谷口锦茵花冉冉,林间歌管鸟关关。
碧流如带隔红尘,画舫兰桡荡绿蘋。
未便一竿江海去,波分太液足垂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