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曲巷连新市,层楼近小桥。


青帘犹滴雨,绿浦恰通潮。


帘影晴方见,笙声冷未调。

天津桥下冰初结,洛阳陌上人行绝。


榆柳萧疏楼阁闲,月明直见嵩山雪。

旧隐濂溪上,思归复思归。


钓鱼船好睡,宠辱不相随。


肯为爵禄重,白发犹羁縻。

【其一】


万点灯光夺月光,一弓云畔挂昏黄。


不消露洗风磨皎,免我低头念故乡。


【其二】


电光撩眼烂生寒,撒米攒星有是观。

春来曾约醉河桥,深负垂杨千万条。


今日都门相望处,西风乱叶正萧萧。

秋水平堤带雨浑,小桥分港到篱根。


晚来幽事亦可喜,忽有渔舟时傍门。

雨后津桥饮断虹,暮林重噪一蝉风。


月来烟陇挂玉玦,云向碧天成峭峰。

出门犹未夕阳低,倚杖还惊露湿衣。


等得树头鸦定后,会邀林外月同归。

秦地有吴洲,千樯渭曲头。


人当返照立,水彻故乡流。


落第春难过,穷途日易愁。

身随所寓贫何害,浓酒三杯落日残。


半醒却来桥上坐,乾坤容我一人闲。

溪边明月扫不去,竹下清风时一呼。


天与乃公供打睡,莫安桥板引樵渔。

入山路不迷,出岫兴弥远。


平桥带流水,乔木数家晚。


湖头雨初歇,沙际尘尚软。

海上青山山上云,空青锦绣自成文。


广寒西下红桥晚,两岸荷花一径分。

归路方桥晚,年年此月情。


不知临老去,更得几番行。


浩荡东风阔,微茫远水横。

佳气葱芊望不遥,汉家宫殿切丛霄。


五陵车马今何在,依旧斜阳白下桥。

水阔风高日复斜,鹭鸶缭绕入人家。


船头系个松根上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晴登洛桥望,寒色古槐稀。
流水东不息,翠华西未归。
云收中岳近,钟出后宫微。
天阔浮云尽,山昏落日微。
鸟栖当野树,人语共柴扉。
岁月且云暮,乡关何处归。
涨水久已退,擎泥草扶疏。
平畴极我目,一来施犁锄。
九夏行过六,尚忧复污潴。
卧溪古木势蜿蜒,伫立斜阳旅思宽。
湍没岸痕知涨溢,风生水面觉清寒。
静容桃李敷浓荫,暖放凫鹥浴短翰。
倚阑枫落吴江暮,地坼天倾百川注。
飞梁千尺虹影垂,人生南北多岐路。
古来吴越争为家,句践未足轻夫差。
一带清溪浅漾沙,松桥横渡野人家。
平林尽日霜风劲,枫叶翻丹似落花。
两楼钟鼓自西东,野水长天夕照红。
一片闲鸥飞尽处,数家茅屋酒旗风。
凤沼龙舟事已湮,月桥烟岛昼生尘。
芙蓉冷落菰蒲老,波面游鱼却避人。
徙倚津桥上,苍凉树幄中。
江云数峰黑,山日半规红。
菖叶深依水,兰苕迥得风。
玲珑柏翠隐禅家,断续钟声送落花。
石路疑从趺坐尽,烛光解道暗衢华。
槛边树卧皈依水,涧侧林深半染霞。
锦堞压长桥,芦沟雪半消。
九衢龙气绕,一望马蹄遥。
漠漠云烟断,平平风草骄。
满路垂杨芳草,一溪流水落花。
山边林木蓊郁,深处定有人家。
木落随秋雨,河流带晚沙。
笙歌喧两岸,镫火聚千家。
市散游人醉,风高旅雁斜。
隔眼风尘寝,闲心照水清。
牛羊归古坂,鸥鹭集浮萍。
倦我思垂钓,知谁共濯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