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人风韵。
洗铅华都尽。
曹溪滴水罗浮近。

涂窗谁识暮栖鸦。
和雨和烟畏日车。
春到江南花是雪,月残辽海雪成花。

仙人剪水合秾纤。
洒竹侵松势更严。
入户只应飞玉女,卷帘讵是刻无盐。

寒光初积暗金鸦。
九陌争传咏雪车。
上苑有香堪共影,群山无数独开花。

元辰稷雪雨廉纤。
春色寒威分外严。
冷蕊半成云母树,冰盘疑贮水晶盐。

香如江路晚风腾,色似蜂房晓露凝。


姓蜡名梅俱是假,世间多少墨成蝇。

野外篱边烂漫香,晚风孤影弄霓裳。


飞花满地无人管,却趁春泥上燕梁。

十亩寒林一树梅,自妍自笑已堪哀。


朝来更被风吹却,拟遣春从底处回。

遥忆家山千树梅,几年心力费栽培。


雪中最喜登楼望,月下偏宜傍水开。


东阁自怜诗兴懒,平泉不见信音来。

踏雪寻梅浅浅山,酒醺诗恼肯从还。


推敲忽在人烟外,酬酢更逢篱落间。


迫晚昏寒乘野逸,爱香凌乱任宽闲。

风前觅得梅花句。
香来自是相分付。
片月动黄昏。

护此数寸根,待彼数枝花。


何时春风来,老眼易横斜。


桃红与李白,长安事芳华。

点点草际梅,横斜风弄影。


秋老揫敛时,而复有此景。


天地欲回春,不碍霜露冷。

肯同桃李强争妍,山矾江梅可忘年。


霜雪时候金玉质,持花合为西湖仙。

南枝北枝香最清,诗边酒边如许情。


不应领略无妙语,唤取里中诸父兄。

时时觅句与香逢,看见春风上玉容。


兴熟归来眠纸帐,梦魂何处有诗穷。

雪里何如月下逢,一般景色一般容。


分明天地之尤物,便只枝梢画莫穷。

诗与梅花不易逢,凭谁能赋水边容。


涧声清浅流香去,笔力应须子细穷。

梅开诗就适相逢,一样精神别样容。


只恐芬芳花易谢,诗人情性却无穷。

孤静清新才半树,香凝兵卫独来时。


十诗说尽花间句,未必黄昏浅月知。

皂盖难忘近所稀,晚香初落少人知。


讼庭既简无过酒,官路何嫌不到诗。

细酌微吟苦未休,气酣名酒思方抽。


一年心事梅花白,留落江南第几州。

江头千树白茫茫,空谷佳人未洗妆。


一曲霓裳舞初破,寿阳春色到宫嫱。

花仙依约艳轻腮,幽爽何由染世埃。


只道云阶连雾牖,岂知月观与风台。

千里民熙岁熟时,使君应为把芳卮。


浮香亭上诗成处,一片官梅意已知。

不须回梦入池塘,对雪逢花且醉香。


纵御铅华那可拟,涂黄空说旧家妆。

行歌时与发天和,模写工夫苦未多。


忽到酒边聊贾勇,衰颜如许亦红酡。

漠漠繁香为倚风,一枝藏白更舒红。


稀疏固喜山容淡,零落惟愁涧影通。

衡门终日掩荒苔,岁晚寒梅取次开。


斜入倒窥霜雪后,嘉平腊近有春来。

本是山中向腊开,如何亦入帝城来。


插向瓷瓶疑有语,大家都莫管尘埃。